{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喜迎十九大公路交通发展巡礼扶贫新路子吉林

新农村,新生活。

金秋时节,梅河口市曙光镇曙光村笔直的村路通田达户,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人人喜上眉梢;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新修的7.5公里农村公路串起鴜鹭湖、露水河水库、民俗旅游村,看花海、品鲜鱼、赏民俗,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元猛增到元……

这样村容因路而美、生活因路而富的例子,在吉林省不胜枚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党组“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的有关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着力强化行业扶贫,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伟大目标,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全厅工作首要位置,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强化政策保障,实施精准扶贫,立下“不落一人、不丢一隅”的军令状,不让老乡脱贫“卡”在交通上。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筹措农村公路发展资金87.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公里,使村民踏上了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快车道。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规划入手下好先手棋

“有一位老乡还未走出泥泞,交通人就不能安之若素!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行‘精准滴灌’。”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才说。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群众,从精准编制交通扶贫脱贫规划入手,着力下好脱贫攻坚中的交通先手棋。年年初,印发《关于开展全省交通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核查的通知》,对镇赉等15个贫困县(市、区)申报的“十三五”交通脱贫攻坚规划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并与15个贫困县(市、区)进行了脱贫项目对接,建立了交通脱贫攻坚项目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系统。根据不同路况、不同需求,梳理并细化扶贫任务,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建硬化路、改造老旧路、改造危桥、建设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推动脱贫攻坚。

农村校车停靠站。

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编制完成了《吉林省交通运输扶贫脱贫规划(—年)》,建立了“省负总责、市(州)县(市、区)抓落实、乡村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交通扶贫脱贫工作中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措施保障和实施步骤,提出了交通扶贫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重点推进8个国贫县、7个省贫县和9个边境少数民族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年,全省交通脱贫攻坚完成投资13.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实施安防工程公里,改造危桥45座,提前完成交通运输部确定的脱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目标。年,计划投资22.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新增个自然屯通硬化路,改造危桥座,实施安防工程公里。到年,将实施安防工程公里,改造危险桥座,改造老旧路公里,建设贫困地区通屯硬化路公里,通屯硬化路率达到8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达成“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

平坦整洁的村路通到家门口。

依托“四好农村路”全面奔小康

??

靶向明晰,功夫该如何下?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扶贫的重要内容和载体,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政策支撑,完善机制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了一套支持交通扶贫脱贫的科学保障体系,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提供了强大助力。

“以前进出村太难,粮食卖不上价,特色产品卖不出去。自打实现了户户通村路,粮食价格翻了倍,养殖旺季螃蟹和小龙虾每天一早就被商家抢购一空。”东辽县安石镇副镇长、朝阳村党委书记韩丽说。东辽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交通扶贫脱贫工作,建成公里精品路、公里景观路,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柳河县作为省级贫困县,通过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养护标准、建立公路执法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等举措,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引来游客乡村游。

东辽县和柳河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吉林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吉林省从顶层设计着手,“十二五”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吉林省公路条例》《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成为全国农村公路法治建设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实施农村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见》,下发了《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推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基本构建起以实施农村公路惠民工程为主题、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主线、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交通脱贫攻坚为重点的新型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全省基本形成省里引导、市县主导、群众参与的全社会共同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的良好局面,有路必养基本实现、养必到位正在加快。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还通过定期对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落实、资金筹措及实施效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和全省交通发展先进市、县评比的重要依据,与下一年度农村公路资金切块规模和项目安排有机联动,与“以奖代补”养护资金倾斜挂钩,推动交通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年,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督导调研结果显示,吉林省以总分85分位列全国第二。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脱贫攻坚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明确了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与支持政策,出台了《全省“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设省投资政策》,投资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范围和倾斜幅度为历史之最,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老旧沥青(水泥)路改造、自然屯通硬化路、国省干线公路及防护工程的省投资标准。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四优先”,即优先纳入发展规划,优先落实年度计划,优先安排前期工作,优先保障建设资金。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努力克服资金紧张、融资难等问题,除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预算内投资外,还创新融资模式,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合理需求,每一分钱都花在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的“刀刃上”。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7公里,改造危桥座,实施安防工程公里。

农村客运方便村民出行。

为切实提升农村公路交通的供给品质,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严格按照《吉林省公路条例》《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规范建设管理;出台或印发《农村公路养护与规范化管理检查评定办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指导手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业规范化指导手册》;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七公开”,即对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及工程验收七个方面予以全面公开,确保把农村公路尤其是扶贫项目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所有扶贫规划中确认的交通项目配套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和危(险)桥、渡口改造力度,确保交安、排水及防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年至年,吉林省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重点实施县级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自然屯连通工程,新改建沥青(水泥)路公里,全省最后7个难度最大、造价最高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实施安防工程公里,改造危桥座,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65.3%;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屯屯通客车率达到85.5%,建设11处标准化渡口,改造完成99艘渡船,既解决了最困难群众的便利出行问题,又打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扶智+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

“道路一通天地宽”,交通运输扶贫攻坚的“东风”,催开了贫困县脱贫致富的“繁花”——

王振才在延边州调研交通脱贫攻坚时提出,扶贫工作必须要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形成“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培育农村新兴消费,强化贫困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攻克贫困的堡垒,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标。

专人养护农村公路。

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领下,全省15个贫困县(市、区)政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各自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长春市年启动建设公里公交都市农村公路,打通城市周边51处“断头路”“卡脖路”,解决周边97个自然村18万居民的出行问题;汪清县利用有限资金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扶贫等八项扶贫工程;临江市通过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加快建设了边远贫困村水泥路以及贫困地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和冰雪游乐场的道路衔接。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快推进贫困村屯公路建设,选派优秀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搞对接、做核查、跑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脱贫项目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一支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增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路通百通。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作为朝鲜族和满族聚集村,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家家户户开展稻田养蟹、小龙虾养殖,生意十分红火;新修建7.5公里旅游村路,将鴜鹭湖湿地公园、露水河水库和民俗村串联起来,还有东辽黑猪、特色鹿茸、凌云韭菜、吉米飘香等特色农产品,助推了农村经济发展。如今,朝阳村村民人均收入已达3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富裕村。

农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

紧靠嫩江和哈尔淖旅游区的镇赉县大屯镇大屯村和英台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贫穷村”“落后村”,近年来,两个村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实际,积极筹资硬化主要道路。路修通了,依托区位优势,两个村的村民沿路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由此带动旅游、农家餐馆、畜禽养殖、三产服务等产业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被柳河县政府列为重点帮扶村,柳河县交通运输部门把打通四清村至国道的4.4公里道路作为首要任务。年10月,该路建成,这也让村民房利军的苹果采摘园与两公里外的国道连接了起来。年,该县交通运输部门又新建了四清村到采摘园的1.8公里水泥路,进一步促进了采摘园的发展。“现在交通方便了,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我打算把苹果园发展壮大。”房利军说。依托采摘园,四清村还成立了柳河县红石镇玫瑰红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入社51户,其中贫困户30户,入社群众年人均可增收0多元。四清村还争取到帮扶资金万元,实施光伏产业、恒温果窖、路灯安装、道路绿化以及停车场等项目。

路通百业兴,苹果采摘火了。

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和智新村是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包保帮扶的两个村,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在成立包保帮扶领导机构、派驻第一书记扎根两村、逐家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主导产业转型”的帮扶思路。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对两村包保帮扶工作再次进行摸底,下发了新的包保实施方案。今年,两村12条共计5.28公里的巷道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明东村尹东柱故居展览馆已经得到批复,光伏发电项目竣工并网,年收益20万元;智新村七彩山鸡项目已投入运营,金龙麻纺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预计年收入35万元。与此同时,明东村休闲广场、村部围墙,智新村增设路灯、绿化、路边石等工程均已完工。

“以前车进不来、粮卖不出去,咋能不穷?如今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我们再不为卖粮难、出行难犯愁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通榆县新兴镇东兴村村民兰淑芬大娘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说出了因交通而受益的千万百姓的心声。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了活力,多数贫困村村委会办公场所焕然一新,路灯熠熠生辉,照亮村屯的夜晚;文化广场、健身设施屯屯具备,茶余饭后村里传来阵阵欢笑;村集体广播时隔多年再次发声,将党的政策和关怀传到老乡心里……

书屋进农家活动。

在白山松水这片热土之上,吉林交通人竭尽韧劲、拼劲和闯劲,将“扶贫之水”浇在最旱的“庄稼”上,坚决不让脱贫“卡”在路上。未来,吉林省将在继续向农村公路发力的同时,大力编织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力争到年,贫困地区全面实现“外通内联、通屯畅村、班车到村、安全便捷”,为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见报版面图

编辑:赵珊珊审核:慕顺宗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fc/105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