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系主要是东甜西辣、南淡北咸为主。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膳食文化即有雏形,以姜太公为代表,春秋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在清朝初年,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了清朝末年,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第一名:鲁菜
鲁菜是历史最悠久,技术最丰富的菜系,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鲁菜色清而鲜,汤奶而醇,擅长蒸、烧、炸、炒、煎、熬。雍容华贵、中正大气。代表菜有:油焖大虾、一品豆腐、九转大肠、四喜丸子、糖醋鲤鱼、木须肉、坛子肉等。
鲁菜第二名:川菜
川菜是中华料理集大成者,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代表,善用辣椒、胡椒、花椒,百菜百味,口味多变。通常以家常菜为主,擅长煸、蒸、烤、烧,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代表菜有:宫保鸡丁,水煮肉片、麻辣豆腐、口水鸡、回锅肉、板栗烧鸡、鱼香肉丝等。
川菜第三名:粤菜
粤菜源自中原,传承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比较复杂、精细。粤菜原料广,善变化,用量精,装饰艳,口味清淡,淡中求美,追求色、香、味、型。擅长煎、蒸、焗、炸、炖、煲,菜肴滑而不腻,花样繁多。代表名菜有:白切鸡、上汤娃娃汤、白灼虾、蒜香骨、蚝油生菜、糯米鸡、流沙包等。
粤菜第四名:苏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苏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保持原汁,鲜香酥烂,滑嫩爽脆。擅长炖、焖、蒸、炒,煨。多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风格雅丽,做法精致。代表菜有:狮子头、糖醋排骨、松子肉、盐水鸭、老鸭汤、松鼠桂鱼、清炖甲鱼等。
苏菜第五名:闽菜
闽菜是由中原汉族文化和闽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多以烹饪山珍海味著称,追求滋味清鲜、偏重咸辣。尤以香、味见长,擅长炒、溜、煎、煨。福建一年四季如春,素有一烫十变之说。代表菜有:佛跳墙、红槽鱼、爆炒双脆、荔枝肉、沙茶面、醉排骨、肝花、盐水虾等。
第六名:浙菜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菜名也如同景色一样,青山水秀,淡雅宜人。菜品清、香、嫩、鲜、细,擅长炒、炸、会、烩、熘、蒸、烧。代表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干菜焖肉、冰糖甲鱼、杭州煨鸡、龙井虾仁、蜜汁灌藕等。
浙菜第七名:湘菜
湘菜又叫湖南菜,湘菜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油重色浓多以辣椒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擅长煨、炖、腊、蒸、炒。代表菜有:剁椒鱼头、金鱼戏莲、腊味合蒸、祖庵鱼翅、东安子鸡、麻辣子鸡、汤泡肚等。
湘菜第八名:徽菜
徽菜以安徽特产为主要原料,讲究火功,突出本味,注重食补,保持原汁原味。擅长烧、焖、炖等。选用的油以菜籽油为主。代表菜有:蜂窝豆腐、火腿炖甲鱼、三河酥鸭、清蒸石鸡、无为板鸭、炒虾丝等。
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