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我的扶贫故事草莓产业里的老黄牛丨

  我叫朱佐行,是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村干部、脱贫攻坚网格员、村级合作社负责人。   年12月成立落良村村级合作社,我成为平塘县天旅康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任首届理事长,在领导、同志们关心指导下,积极学习各种管理知识,把合作社从无做到有,再到全县示范合作社。   我负责村级合作社以来,一直大力发展草莓产业,至今累计收入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累计50余万元,草莓+产值余万元。

在草莓基地查看草莓长势

尤其年疫情况期间,草莓采摘严重滞销,我冒着生命健康危险,勇担销售重担销售重任,在克度周边以及贵阳罗甸地区推销草莓,与驻村干部通过线上短视频带货宣传、线下小区接龙拼团和边卖边直播宣传的“小区接龙拼团+短视频带货宣传”模式,使落良村草莓从“滞销”到“畅销”,再到“快销”,让草莓销售从30万元到55万元,找回20多万元的损失,这不仅让草莓产业没有因疫情受到影响,反而还比去年50万元的收入更高。   年5月,为了摆脱草莓种植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我积极向省农科院专家和专业农业种植技术公司学习种植管理技术。现在、草莓种植从初期育苗到后期栽培管理等整条产业种植技术已经掌握,同时注册创建了“落良红”草莓品牌,落良村正在向草莓大村转变。本季草莓从年12月开始上市销售以来,已突破35万元,取得初步成功。

“落良红”草莓产业让落良村从一个空壳村转变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产业特色村,产业扶贫成效显著,群众通过务工、土地流转、产业分红获利余万元,其中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多户非贫困户间接获利,许多群众学得一项种植专业技术。这些成效里有我和村里脱贫攻坚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与村民一起修建串户路

经过多年的销售经验,由传统销售转变为网络现代化销售(体验采摘+社区拼团+短视频带货等)模式,由此我成立了“落良红”直播带货团队,不仅解决草莓销售困难,同时也助推全县周边特色精品水果的销售(卡蒲蓝莓、克度塘边百香果、蜂糖李、桃子等)。   “创品牌、树形象、强宣传、销精品”是我们为村集体,为群众求发展,谋思路,增收入的新路子,我和我的团队希望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中国天眼”周边的旅游做出积极贡献。   我除了是村合作社负责人以外,还是村里的网格员,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三年来我和驻村干部、领导一起驻龙井湾组网格,积极走访每户群众,了解民意通过了解讲解政策和用有限资源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放务工工资

一是认真落实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政策,比如龙井湾组宋木贤、宋木飞等户透风漏雨情况,冉均龙、冉光龙两兄弟住房面积不达标,通过多次汇报、协调和沟通,让几户得到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车培明、车德军等卫生厕所情况;同样是龙井湾组栗木寨的全组近百户几3公里的串户路未硬化,也是想方设法通过与领导沟通给他们购买、赞助、申报水泥沙子硬化道路,还自掏腰包先垫付水泥沙子运费,并调解好硬化路的土地纠纷和务工人员,让两组近百户互联,有条连心路。   二是帮助群众解决急之所需,比如宋木贤户两小孩已读书未上户口,未有出生证明,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离婚改嫁,未能享受医保,通过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向领导反映事实,领导积极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很快解决上户口问题,积极缴纳医保。另如宋木飞母亲何代珍长期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户主又负伤无法照顾,了解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医院,免费入院治疗……这许许多多的小事,汇集成了我脱贫攻坚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江睿整理

编辑刘娟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fc/13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