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从来不缺乏宗教活动,在职分上也有“祭司”和“先知”,但多为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崇拜巫教和图腾等等。
据《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记载,基督教传入少数民族以后,对鬼神的恐惧和崇拜被逐渐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上帝和对基督的敬畏;以前以物质祭祀鬼神从而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是残忍的人头祭祀,取而代之是对上帝的祈祷和内心的自省。
牧师已取代祭司的职位,不同的是,牧师带领人走向真理,引人到上帝的面前,从而使他们的生活从根本上改变了。
白族
白族约有人口多万,80%集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丽江、碧江、保山等地,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亦有分布。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汉文。
大多白族人信奉佛教、道教和万物有灵等多种混合宗教,还有许多的白族年轻人是无神论者。
中国内地会的GeorgeClarke是到白族传教的第一个传教士,他于年开始传教,从那以后,大多数大理县的白族人已经由不同的方式听到过福音。
图为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
“老姆登”是白族语,意为“紫竹生长的地方”。老姆登教堂是怒江峡谷里最大的一座教堂。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简单朴素,更显出人们信仰的纯粹和虔诚。
朝鲜族
朝鲜族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文化相对开放,基督徒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年在中朝边界附近,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个古墓,发现七具尸体头上有十字架,考古学家凭借尸体身上的宋代钱币,判断出坟墓是在-年间建造,但当时的景教传教士是否进入过那个地区传教,现已没有记录。
过去的十年间,朝鲜族人中出现了信仰的复兴,朝鲜文圣经也被许可印刷。
图为延边龙井市基督教堂。
龙井是基督教传入延边最早的地区,龙井基督教堂始建于6年。
苗族
苗族是发源于中国的古老民族,可以追述到蚩尤时期。全球苗族人数近1千万,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国内贵州。
他们的宗教信仰都是以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为主。巫师在苗族社会中有相当的威望,不但是宗教人员,也是苗族中的知识分子。
早在年,已经有宣教士到云南和贵州传福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现在的苗族信徒已经有数十万人。
图为南花苗寨教堂。
年英国传教士将耶稣福音带到清水江边的凯里,南花苗寨的一位潘姓老人接受福音,并于年带回苗寨设坛传教。现在,周边村寨的基督徒都会在这间教堂敬拜祈祷。
拉祜族
拉祜族相信一个名字叫“归撒”的神,很多村子里都供奉有它的庙宇,这种一神教的信仰对他们转向基督教起了很大作用。
在1年,美国牧师WilliamYoung最早在拉祜族传教时,惊讶地发现神已经在拉祜族中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来。
很多拉祜族从云南,跋山涉水的来听杨的讲道,有名拉祜人于5和6年接受了洗礼。今天,在中国大约有数万拉祜族是基督徒,他们大部分集中在半里、木姐、耿马和孟连地区。
图为澜沧糯福教堂。
糯福堂建于年,是由美国传教士在此传教建立。
糯福教堂设计很独特,外面是拉祜族的栏杆,由一百多根木柱平地立起的吊脚楼式建筑,四周是木板墙壁,有很多十字圆形窗户,里面是欧美教堂风格。曾经遭到破坏,年后教堂的活动得以恢复,年被列为云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古族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宗教方面,蒙古族最初信仰的是萨满教,在13世纪开始改信喇嘛教。
元朝时蒙古多个部族全民敬奉上帝。19世纪初期,宣教士再次把福音带到蒙古族中,把圣经翻译成为蒙古文。
图为内蒙古额尔古纳基督教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额尔古纳几乎没有基督徒,90年代初期,从吉林省公主岭迁到本地的王邢氏开始在此传扬福音,后来人数日渐加增,1年活动场所登记,年在俄式建筑木刻楞的房子里聚会。
随着福音的广传,信徒越来越多,木刻楞的房子已经满足不了现有信徒的聚会。在王建义长老带领下,于年6月,信徒亲手建造起一座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圣堂。目前本地信徒超过人(额尔古纳居民3万余人),信徒已经达到了当地居民的百分之十,这个比例在各地并不多见。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非常重视祖训,他们认为,如果有人违背祖训,不但自己会遇上灾害,还会拖累全村的人。
在17世纪,荷兰人统治台湾期间,曾经派了不少宣教士到高山族聚居的地区传福音,很多人当时信主。在19世纪,陆续有宣教士去到台湾,专门向高山族传福音。
现在,一些台湾本土的传道人承担起向高山族传福音的责任,并且建立了山地教会,牧养信徒。
图为磐顶长老教会。
磐顶教会设立于年,在年完成献堂。大肚山上的坪顶曾是一片荒芜之地,望眼过去只有整片的甘蔗园和番薯田,人烟相当稀少。当时台中中会小区有意在此开拓教会,在祷告寻求神之后,壮世雄牧师回应上帝的呼召,带着全家大小来到大肚山开拓教会。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占了全新疆总人口的一半,有万人,其中80%聚居在天山以南,围绕着塔里木盆地繁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天山以南的地区的维族同胞相对比较保守,而北疆在宗教和社会上相对较为开放。
新疆的大部分城市都有基督教会。
图为乌鲁木齐明德堂。
怒族
怒族是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宗教信仰除本族固有宗教、崇尚原始图腾崇拜外,也有少数改信藏传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图为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锡安堂。
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也有分布。千百年来藏族同胞笃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藏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完全宗教化。
有文字记载,年宣教士将福音传到西藏,翻译了藏文圣经,医院和学校。
图为盐井教堂,西藏的唯一一座教堂。
盐井教堂位于西藏芒康县上盐井,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天主教年传到上盐井,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至今上盐井村80%村民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图为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德钦县(80%为藏族),始建于年,法国传教士主持兴建。年因严重的宗教冲突被烧毁,随后法国要求重建教堂,教址搬到茨中村,于年竣工。
佤族
佤族现在大约有42万多人,散居在云南不同地方,方言也各有不同。在佤族的传统祭祠中,有猎人头祭天的习惯,这是原始宗教中最高的献祭,祈求族人平安,粮食丰收。
在7年左右,宣教士到他们中间传扬福音,建立了第一座佤族人的教堂。后来,宣教士又为佤族人设计了一套拼音文字,经过七年的努力,用这套文字翻译圣经。
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佤族群众而言,他们对圣诞节的重视和中国的大年夜相当,是合家团聚的时候。
但他们庆贺的方式与国人迥然有别,不是相约去饭店大撮一顿,而是聚在家里一起吃饭、交换礼物,然后穿着新缝制的佤装去教堂做礼拜。
视频为佤族人过圣诞节。上允佤族圣诞节从平安夜开始,直到元旦过完才算结束。这样隆重地过圣诞节,早在80年代,这里的佤族人就已经像过年一样过圣诞节。视频中,当地牧师田岩明介绍,年开始,当地就开始每年过圣诞节,如今很多年轻人离家外出务工,过圣诞节的时候就会全部回来,与家人团聚。
为少数民族祷告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福音,多数是由传教士传进来,信仰改变了他们的面貌,在价值观、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都对他们有积极影响,但也面临很多问题。
求主复兴各民族的教会,使他们离弃偶像,得以认识真理,在基督里得享永远的生命;兴起本民族自己的传道人,保守他们的生活与心灵,靠着主的恩典,做播种的工作;赐福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使他们和其他的民族有更多的交流和了解。
“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启示录》22:2和合本)
来源:7G.TV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