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
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
……
-杭州·诸子百家-
这杯茶,留有土地和双手的温度
王晓云
满山茶园,一路农家,
一眼望不尽的碧绿里,
不时传来串串清脆的笑声。
阳光的映衬下,
片片芽尖儿透着碧色光芒,
凑近一闻,
茶叶清香中还混着阳光的气息。
冲上一杯心仪的中国茶,
看茶叶在水中缱绻舒展,
恰似水墨画的墨迹,
浓淡相洇。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有了茶。
我是王晓云,喜欢行游四方如我,虽醉意于远方的风光,但令我解乏提神且孜孜回味的,还是那回廊下亦或庭院中悠闲自在的品茶时光。
年,我放手管理经营17年的广告公司,独自一人来到柬埔寨旅行。在这里遇到了另一个独自旅行的姑娘。我们从理想聊到生活,相谈甚欢。回国后,她邀请我去她的家:梅家坞茶村。
离市区不到30分钟车程,
跨过牌匾的一瞬间,
漫山遍野的绿扑面而来,
我立刻爱上了这里。
当天,我就委托她帮我在村里租了一栋70年的老房子,成了半个梅家坞村民。
在梅家坞当茶农的日子,我喜欢顺着茶园山间小路散步,曲折向上的小路通往山的最深处,满眼的翠莹透亮。站在半山的小路上俯瞰,由近到远,茶园线条连接柔美,记录着春去秋来的美好时光。
在茶山附近总会遇到一些熟悉的茶农,58岁的朱建平是土生土长的梅家坞人,也是诸子百家·西湖龙井的炒茶师。
几十年来,每天茶山散步是他的惯例,茶园里的龙井茶树就像他的孩子。老朱家世代茶农,朱叔叔从14岁开始炒茶,从此人生就没离开过“茶”字,40年炒茶经验真假龙井一摸便知。
时常跟老茶农打交道,渐渐地我也对茶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样是西湖产区的龙井茶,不同的地理位置口感都略有不同,云栖的茶靠着钱塘江,会有江风的味道。
梅家坞的茶看上去有点偏瘦,“颜值”不是很高,但梅家坞的西湖龙井泡多点也不要紧,会有甜蜜蜜的感觉,很是经泡。
对于茶的喜爱也是越陷越深,几年下来,我也不停地奔波在茶的原产地考察研究。
在正山小种原产地武夷山桐木村:
我们和村民们喝茶聊天,
到青楼看传统工艺制茶,
深入游走在桐木村各个角落。
在岩茶原产地武夷山:
我们深入无人区,
考察每一种茶叶的不同。
在九曲红梅原产地双浦镇:
和制作技艺传承人冯赞玉,
听他讲讲制茶的故事。
在白茶原产地福鼎、政和:
尝到了第一杯明前的白毫银针。
在普洱原产地勐海:
亲手参与了普洱茶的手工制作过程,
在普洱茶区播下想要做茶的种子。
了解得越多,无奈也越多。
在中国的茶领域,产地混淆,等级混淆,以次充好等问题屡见不鲜。一个只想喝到好茶的入门级茶客,挑一款正宗的原产地茶,或像大师一样从口感品鉴真假,都无异于天方夜谭。
茶道之道,博大精深
我们想做真正的“原产地茶”。所谓原产地茶,就是各品种茶均采自其历史种植地,并且遵照传统制茶工艺制作。
这也是我创立“诸子百家茶”品牌的初衷:只是为了让爱茶的人能够轻松地喝到原产地可溯源的茶。
今年,我们在桐木村签约了当地30多户茶农,还有当地最棒的制茶师之一周国平师傅。
从原产地的青叶收购,到采购核心原料二三十年的品质上乘松油满满的马尾松。以年前正山小种的传统制茶工艺,全程品质把控完成了一万斤正宗原产地的正山小种红茶。
周围做茶的朋友都在做电商,做O2O,做新媒体,好多家茶叶网店都卖断了货,而我在龙井的朋友精心采摘炒制的好茶却不涨反跌,因为线上走的好的都是一两百的大路货,好茶真茶反而卖不掉。
阿里的朋友听说我要做茶,委婉地指出:你要跟上时代啊。
但我决定,不做电商,做线下。因为真正的好茶叶,从来不是你在淘宝店里能买到的,好茶从来都是品出来的。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我决定自己动手,把来自诸子百家的茶,送到诸子百家的杯中。
打造一个极致的茶空间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所幸一个有着十年交情的老友帮助了我。
孙云和他的合伙人所创建的“内建筑”设计工作室,已经成长为全球TOP的设计公司。这些年内做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地标,包括外婆家的穿越,宴西湖,世博会中国馆,阿里巴巴总部等。
要不是有十多年的故交,还真请不动他来帮我设计这个小小的茶空间。
在茶空间的架子上,
会摆放来自各个原产地的茶。
在春暖花来的日子,
在庭院里约上三五好友,
靠着绿荫沏一壶好茶。
一个线下茶空间,除了茶,还应该有茶点、茶器、茶餐、茶学培训,才是一套完整的体验。
走访了一二线城市的近百家茶空间,再大的都只会拿出简单的瓜子水果花生招待客人。而我们都有经历过,大家磕了一下午的瓜子,嘴里上火却没有别的可口点心能吃的尴尬。
我们特意签约了中国茶叶研究院,和来自日本的烘培领域专家来打造专门匹配茶的茶点。
如同马卡龙之余清咖啡,茶也应该有它自己的独特伴侣。一款真正好的茶器,
材料、工序、唇感、聚香等条件
都需要考虑到。
我们有三套茶餐,根据时令变化,会及时调整食材及菜品。一套是和宴西湖一致的法餐,经典的7+2设置;一套是便于小范围聚会的简餐,适合小团体共建;还有一套是我们独创的茶餐。
我们希望结合六大茶类,将茶的产地、口感、历史和故事融入其中。
就这样一点点经营,反而能获得很多人的青睐。一个浙大的茶博士,喝了我这里的茶,立刻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是我除了在原产地,喝过最正的茶。
我们发起这次众筹,想为所有爱茶之人提供真茶,好茶;以及一个可以品茶,用餐,交友,学茶道的地方。
如果世上总要有这么一类被大家认为是守着愚蠢价值观而较真存在的人,我就是。
饮上一杯半盏,
缭绕的茶雾浮于眼前,
丝丝缕缕的茶香中,
品味好茶背后的甘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