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林茗主要和茶友交流注水方法,欢迎批评指正。发言实录如下:
有人今天问我,泡好一杯茶,没有专业茶艺师在场,怎么能获得最好的香气和滋味?
(宋代司茶分工明细)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不言而喻,水、器的正确使用,对茶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自己习惯顺手的泡茶器皿,杯、盏、碗、壶,很多时候并不能随身携带。
而水,虽然本地水泡本山茶滋味会更好,但现实中难以做到。泡茶大都是因地取材,餐厅、酒店、办公室,又或者高铁、飞机,都会提供免费热水服务。
所以,学一学简易泡茶法中的用水技巧,对提升或更好释放茶的色、香、味,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茶,因茶性不同,用水时要区别对待,也就是正确泡法确定了这杯茶的一切。
(古人斗茶,注水决定成败)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冷泡法、温泡法、闷泡法,别忽视这些一字之差的名称,背后学问极大,特别是手里只有玻璃杯时。
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这个方法,主要是针对碧螺春、金坛雀舌、阳羡雪芽等江南茶区的部分品种。因为它们大都是芽头采制而成,鲜嫩。上投法的好处主要有这些方面,第一,避免在热水过高,突然间冲压所造成的伤害,先倒水还可控制水温,降到合适温度后再放茶,有利于内含物质的析出。第二,茶叶从水面的氤氲中与水缓慢融入一体,可欣赏到每一片茶的舒展。
(碧螺春干茶茶样和汤色)
(金坛雀舌干茶茶样和汤色)
中投法,先将开水倒杯中约三分之一处,再放入茶叶,最后注满整杯。这类泡法适合龙井茶,黄山毛峰等绿茶类,或君山银针等黄茶类。它们大都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两三叶。
中投法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何时注水。一般说来,可在2分钟左右,即茶叶已经初步打开叶梗,汤色已经初步呈现,再进行第二注。
(西湖龙井干茶茶样和汤色)
(君山银针干茶茶样和汤色)
下投法现在使用的较多,即先放茶叶再注水。这种方法多适用乌龙茶,如大红袍、铁观音等,还有老白茶或黑茶普洱等。
(铁观音干茶茶样和汤色)
(普洱散茶茶样和汤色)
至于冷泡法,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将绿茶、白茶或黄茶放进小瓶装的纯净水,可根据自己体质或喜好决定是否放入冰箱,然后进行品饮。
至于温泡法或闷泡法,都可用在品茶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示或显露茶叶的缺点而实用的方法,比如了解和对比茶叶的鲜爽程度可采用80摄氏度左右水温的温泡法,了解和对比茶叶香气变化、制作过程中的不足等等。
当天,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同文无定法,一款茶要获得好的滋味和香气,注水的方法虽然重要,但千万不可墨守成规,选择哪一种方式,还应考虑到品饮时间、天气、气温以及地点和人数等等。
学会看茶注水,是一泡好茶的根本,也是获得香气滋味最长情的办法。谢谢各位!
林茗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