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回眸龙井海兰江畔的龙井

回眸龙井(延边故事之十七)

文/图:朱艺文

上个世纪初,海兰江畔的龙井曾经是延边朝鲜族的摇篮,延边抗日斗争的策源地,历史的印迹至今依稀可见,在海外有着“间岛京城”之说。

龙井群山环绕,江水相依,沃野膏腴,从15世纪开始瓦尔哈部女真人就在这里耕种、生息。后来女真人随清军入了山海关。再后来,大清对长白山区实行封禁,这里成了人迹罕至的荒原。龙井再现开发者的足迹是在19世纪下半叶,咸镜北道北部朝鲜人春天背着种子,越过图们江,在海兰江流域垦荒种田,到了秋天再用背架背走一年的收获。最早出现朝鲜族村落是在年,朝鲜北部遭遇大饥荒,人们四处流浪逃荒谋生。咸镜北道和平安北道的灾民张仁硕、金彦三带领着14户身着粗麻布衣、脚穿草鞋的男女老少,爬山涉水,沿着六道沟来到了与海兰江汇流的地方。

这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冲积平原,颠沛流离的人们在这里停住了脚步。他们搭起窝棚,燎荒翻地,撒下种子,头一年就获得了好收成。看着珍珠一般的粮食,他们欢欣鼓舞,心想再也不会受地主衙门的盘剥欺负了。他们伐木和泥,盖起一个个草房,称这个地方为六道沟。

这时恰逢清朝废除了封禁令,年在和龙峪和光霁峪设立越垦局、抚垦局,将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划为朝鲜流民的开恳地。之后,一户户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时隔不久,六道沟改名龙井村。缘由是这样的,年的春天,一个叫郑俊的年轻人正在犁地,偶然发现一个乱石堆,下面是一口过去女真人留下的古井。几百年过去了,井水依然清澈甘甜。为了打水方便,人们立起了“龙吊桶”,也就是汉语里所说的“桔槔”。随着前来打水品尝的人越来越多,“龙吊桶”的名字也就传开了。当年带着14户来这里垦荒的张仁硕识文断字,他和大家商议取“龙吊桶”的“龙”字,后加一个“井”字,作为村子的名称。大家都觉得吉祥大气,就定了下来。人们安上了木制井台,又栽上了两颗柳树。后来又在旁边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写“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几个大字。人们守着古井,辛勤劳作,过起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日本人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年11月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沦为殖民地。随即,日本军国主义者按照早已制定的“大陆政策”,又追逐着朝鲜垦民的足迹来到延边,龙井就是最早遭受到铁蹄蹂躏的地方。日本首先制造“间岛事件”,在龙井光霁峪附近的一块叫做“间岛”的滩涂地上大做文章,妄图攫取延边全境甚至更广阔的地域。年11月在日本精心策划下,与沙俄签订了“密约”,将长春以南划为日本势力范围。日本打出保护“间岛”朝鲜人的旗号,派陆军中左斋藤季次郎带领先遣队闯进龙井。他们出动士兵,强占民宅,设立“朝鲜统监府间岛派出所”,管辖所谓的北间岛、钟城间岛、会宁间岛、茂山间岛的个村。这里的北间岛指的就是延边,竟然同朝鲜的咸镜北道相提并论,看出其险恶用心。延吉边务帮办吴禄贞不辱使命,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日本不得不承认“间岛”属于中国领土,撤销“间岛派出所”,但却取得了在龙井村、局子街开辟商埠、设立领事馆、修筑吉会铁路等特权。

在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日本派代表来到设在局子街的清衙门道台府,见过道台陶大人,称需要一块地皮建领事馆。陶大人和几个官员商议,认为最多不能超过一千平方。日本代表说:“日本是岛国,知道土地的珍贵,只要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够了。”陶大人不屑一顾,就随口答应了。没过多久传来消息,日本人占了十多顷土地,在上面大兴土木。陶大人怒气冲冲赶到,斥责日方无视双方协议。日本领事叫人抬来一堆牛皮绳,嬉笑着说:“这是杀过的一头龙井黄牛,把牛皮剪成细细的绳子,圈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要使用的面积。”陶大人觉得有苦说不出,也就自认倒霉了。

日本人在龙井为所欲为,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日式建筑比比皆是,各种身份的日本人随处可见。日本在推行奴化教育方面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将所有的私立中小学校,全部改为伪满国立和县立学校,把日语定为教学语言;强迫学生在上课前默祷“武运长久”,背诵“皇国人民誓词”;强迫学生参加“协和青年团”等反动组织,进行法西斯军事训练,以便随时应征入伍。他们还强迫朝鲜族人采用日本姓氏,朝鲜族必须称自己为“半岛人”……

朝鲜恳民向往过上安逸生活的梦想破灭了,起来斗争也此起彼伏。年3月13日爆发的反日运动将斗争推向高潮。那天天没亮,来自各地的队伍纷纷向龙井村火车站南面一块宽敞的谷地汇集,龙井明东、正东等学校的师生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近万人在这里集会,宣读了“独立宣言书”,爱国人士们登台演讲,声讨日寇罪行,阵阵呐喊声响彻天空。接着,人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队伍奔向日本总领事馆。他们遭到日本军警的疯狂镇压,有94人被捕,19人殉难。龙井抗日先驱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延边各族人民的抗日激情,延边大地燃起熊熊的抗日火焰。

当年龙井明信女子高中有一个学生写下《龙井风景歌》,一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越过鸭绿图们水,来到龙井把脚停。蜿蜒长流海兰畔,奇岩巨石一松亭。……北望突兀帽儿山,日夜俯瞰我龙井。悲哉日寇领事馆,肆意残杀我百姓。”

就在龙井那口古井旁边,“一张牛皮”建起的日本领事馆如今仍在,它是那段历史的见证。(完)

=======================

龙井西面的碧岩山是一道风景,更是龙井人民不屈的象征。

============================

潇潇艺海欢迎您









































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fc/58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