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茶——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区在北纬30′04-30′20,东经′59-′09,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西北有白云山和天竺山为天然屏障,东南有九溪十八涧。受“一潮一江”水汽影响和东南季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毫米左右,茶区云雾缭绕,有效阻挡阳光的直射,加之土壤以白砂土为主,呈酸性,结构疏松,透气通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西湖龙井采摘的要求有三大特点:早、嫩、勤
“早”: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称雨前茶。“嫩”:西湖龙井传统习惯采摘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全长在2cm-3cm。“勤”:是指采摘要求采大留小,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日采,中后期则隔几日采一次,因此整个春茶季要采摘30次左右。而随着茶叶的每一波采摘,其嫩度跟茶树所含的营养物质都会有所下降,因此头几采的品质更好,价格自然也就更高。西湖龙井茶树品种主要为龙井43号和群体种
龙井43号(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相比较具有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抗寒性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其特点是香郁持久、味甘醇爽口。群体种也叫“土茶”(右)是各种龙井茶树品种混着长采摘而来的茶叶,茶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种植距离也疏密不一。群体种相邻的茶树不一定是同一品种,叶长、颜色、大小、锯齿都有不同。其特点是香气层次更丰富,回味悠长。群体种除开其自身香气馥郁、层次分明、内涵物丰富、耐泡等优势以外,最重要的是其产量非常稀少。物以稀为贵,加之伴随着龙井43的大面积普及和栽种,不断压缩着群体种的生存空间,其本身离开西湖产区又不可生存,因此用群体种制成的西湖龙井价格高也是正常的。西湖龙井的工艺可分为全手工、半手工与全机制
在如今这个同质化严重的社会里,加上手工两个字,似乎就显得特立独行,高大上许多,至少在价格上是。那么手工茶就真的比机制茶来得好吗?又好在哪呢?初学者炒的茶叶,好处不少,泡脚、吸味、防湿…除了难以下咽一个缺点。而真正意义上所谓的手工茶,其背后必定是有一位对茶叶足够了解的师傅,根据鲜叶的干湿程度控制炒茶时的温度与时间,根据茶叶状态控制力度轻重。了解茶的特性,能实时根据茶叶的状态调整手法。机械制茶其最大功效就在于为茶叶制作制定了一个标准,流水线工作保证茶叶品质不会出现偏差并保持在标准水平之间。工作效率的提高,生产量上涨,为普及西湖龙井做出巨大贡献。不是手工茶全部优质,一般机制茶却是标准。最后小编想说追求手工茶没有错,但纯粹为了手工的名头而不为更高的品质特征,不过是暴殄天物。手工茶呈现糙米色,会注重条索成型,呈畹町状,干嗅香气浓郁,身骨相较更重,冲泡后茶叶下沉较快。机制茶茶面扁平光滑,颜色更为鲜亮翠绿,芽叶分散。冲泡时浮于水面,不易下沉。西湖龙井建议用玻璃杯或者盖碗进行冲泡,投茶量一般3-5克,视喝茶浓度调整投茶量,建议80-85℃的水温冲泡,水至七分满即可。玻璃杯冲泡新茶建议用上投法或者中投法冲泡。一杯好茶,从萌芽的那一刻起,就即将要面对重重严苛的条件,繁复的工序,才能呈现出最后的优秀品质。一茶一叶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