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
XIHULONGJING
茶博物馆
-04·16-
三月初五
“龙井八景”位于龙井寺东北部的山谷中,西北以龙井路为界,北与西湖西景区相连,东南达南高峰山脚。所谓八景,是指“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和翠峰阁”乾隆曾先后4次巡幸龙井,历次皆题咏八景,八景因此而闻名于世。
龙井巡茶
京杭大运河联结了京城与杭州府,也联结了皇室与龙井贡茶。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多次下江南,抵杭州,上龙井,御览龙井茶的采制,品饮龙井茶之美妙,并题写龙井茶御诗赞美。
乾隆朝服像轴郎世宁
横厘米纵厘米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四游龙井为八景四度题咏,留下御诗共32首。更有乾隆皇帝与龙井茶传说——西湖龙井贡茶起源,西湖龙井茶特有的书签外形,也得于此。
御览龙井见闻录
《御览龙井见闻录》收录了清代帝王巡杭的事迹,和所赋咏龙井的诗作。可见,在清代帝王心中杭州西湖龙井地位之高。西湖龙井也借此成为闻名世界的名茶。
贡茶传说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四次驾临龙井看茶农采茶、制茶,并赋诗赞美,这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也让龙井茶得以闻名中外。
乾隆南巡图轴部分(第九卷)徐扬
横厘米纵69厘米
公元年,即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亲自去天竺观看茶叶的采制,并作了《观采茶作歌》诗。其中对诗中炒茶的"火功"有很详细的描述,其中"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几句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却十分贴切准确。
龙井茶的传说
向上滑动阅览
“茶中之美数龙井”,而龙井茶又尤以西湖龙井为最美。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来到杭州最好的享受。
西湖龙井茶素来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四次驾临龙井看茶农采茶、制茶,并赋诗赞美,这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也让龙井茶得以闻名中外。
乾隆四游龙井为八景四度题咏,留下御诗共32首。
公元年,即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亲自去天竺、龙井村狮子峰观看茶叶的采制,并作了《观采茶作歌》诗。其中诗中对炒茶有很详细的描述,其中"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几句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却十分贴切准确。
有关西湖龙井贡茶起源的传说,也很优美。清代乾隆年间,风调雨顺,国力强盛。喜爱周游天下的乾隆皇帝出巡江南,来到美丽的南国名城杭州。
当皇帝在众多随从的前呼后拥下来到狮子峰下时,只见群山连绵,茶园飘香,鸟鸣其间。秀美的采茶姑娘与山清水秀的西子湖一起构成了一道迷人的景致,不禁使人想起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当兴致勃勃的乾隆皇帝来到狮子峰下的胡公庙时,等候已久的老和尚恭恭敬敬的献上最好的西湖龙井茶。只见精致的茶盏内芽叶舒展,亭亭玉立,碧绿的龙井茶在水中栩栩如生。稍事品尝,但觉得一股清香袭来,令人唇齿芬芳,沁人心脾。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好茶好茶!”兴之所至,在众人的陪同下,观看了茶叶的采制过程。
当乾隆皇帝来到胡公庙前时,只见这里的十几棵茶树芽叶新发,分外鲜嫩。乾隆皇帝一时高兴,就学着采茶姑娘的样子采起茶来,并随手把采摘下的茶芽夹在书中,准备带回京城献给皇太后观赏。
正在此时,忽然传来宫中皇太后生病的消息,急切中乾隆随即返回宫中。
其实皇太后并没有什么病,不过是积食所致,肝火上升。乾隆皇帝抵京后直奔太后宫中,太后忽闻到乾隆身上阵阵清香袭来,一问才知道是乾隆所携带的龙井茶芽,太后看了被书夹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欢,感觉神清气爽,也是心生喜爱。皇帝忙命宫女泡茶一杯,献给太后。太后饮后,觉得此茶清冽宜人,连饮几天后,竟身心舒泰,连连称道这茶是灵丹妙药的仙茶。
于是,乾隆皇帝下旨封西湖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树,并派专人看管,以后年年精心采制龙井茶作为贡品,呈上皇宫来。“18棵御茶”即由此而来。从此之后,这18棵茶树在当地茶农的精心培育下更加茁壮茂盛,龙井茶也保持了独特的书签外形。这便是乾隆皇帝与龙井茶的传说。
“茶中之美数龙井”,而龙井茶又尤以西湖龙井为最美。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来到杭州最好的享受。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