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杭州人的ldquo茶事rdquo

杭州人向来离不开茶。

春天,明前龙井开采和拍出天价的消息,永远是城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大新闻;到了秋天,就要去满陇桂雨就着香气喝桂花龙井,沉浸在秋日的天地灵气里。

但现在杭州人和茶的相处方式,更加风雅美好了——

可以去灵隐路找一座静静生长在茶园里的二层小楼。一场雨之后,建筑和长势喜人的茶树绿海交融,仿佛一杯龙井新茶,沁人心脾。

灵隐路青竺茶食

这意境和颜值,用这里的地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让人“立马回头”。

这就是青竺茶食,这是很多爱茶之人近期必打卡的坐标。穿过蜿蜒的茶树小径,走进禅意十足的茶室,在檀香与古乐萦绕之中,对着茶园喝一杯茶、吃一餐茶食。

灵隐路青竺茶食

这是主理人沈鸣野继北山街的青竹茶舍、东信和创园的青竺茶书房之后,打造的第三家以茶为核心的“人文客厅”,安放了杭州人对茶的热爱。

灵隐路青竺茶食

曾经,茶馆总是跟“上了年纪的人才去”的刻板印象挂钩。

但年,沈鸣野在北山路开出第一间“青竹茶舍”,从此,杭州姑娘们的下午茶首选,不再是只有咖啡馆。

北山街青竹茶舍

法国梧桐掩映的白色建筑,与众多名人故居比邻而居。南北通透的超宽玻璃窗,一块就有两三米长,没有一条接缝,南向见湖,北向见山,美景尽收眼底。

北山街青竹茶舍

老客们去得多了,仔细地打量起茶具和家具,跟主理人商量“杯子卖不卖,蒲椅卖不卖?”

“大家在家也像在茶舍中一样,有仪式感地喝茶,这不正是我开店的本意吗?”

于是,年,青竺带着“茶书房”的概念,来到了以家居、设计、生活方式门店扎堆的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既是茶舍,也是茶器与原创家居的体验空间。

园区里北欧风、日系风、现代风的店铺众多,一堵夯土墙后的青竺茶书房独树一帜,看上去就像一杯红茶,质朴又温暖。

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

茶友们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茶器与茶家具博物馆,区别是,这里是可以买走的,甚至是可以为顾客定制打造专属茶书房——这里提供茶席和茶空间的营造解决方案。

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

有不少茶友,一开始只是来喝茶,后来就买走了青竺原创的杯子、蒲团,后来索性在家或是办公场所做个小型的茶书房。

主理人构想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茶书房”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生根发芽。

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家具青竺独家草木灰釉茶器,很受欢迎

当然,这里仍然是一处绝美的品茶圣地——园区里空间、视野有限,就围出一处庭院做了枯山水,四季晴雨更迭,都是不同的景象。

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

四间环绕庭院的包间宁静而治愈,但在宋式长廊里支起茶席更有风情:

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瓦片上,手中是刚上市的桂花龙井,微风之中是桂花和檀香混合的香气,再多的纷扰,在与茶相处的时间里,都渐渐消解。

东信和创园青竺茶书房

青竺没有停下对“茶事”的探索,年底,青竺茶食开进了灵隐路边的茶园。

灵隐路青竺茶食

在众多的社交网站上,这里被众多博主冠上了“小京都”的名号,但我觉得这样的概括,太简单粗暴了。这是用园林、建筑、茶器的去描摹茶之美的空间,拍照好看只是“余香”而已。

首先,这片茶园实乃国家级龙井茶种质资源保护圃,集结了上百种龙井树种,千姿百态,可谓了解龙井的天然数据库。可游可赏,采来冲泡亦属上品。

然后,再没有比这更称得上“沉浸式”的茶空间了,坐在茶室里,足可以看见四层风景:

第一层是青苔与鸡爪槭、蕨类勾勒出的绿植小庭院;第二层是茶园,隐约可见古松盆景;第三层是远处西湖群山;第四层是天空。

灵隐路青竺茶食

主理人说,这个新空间,是青竺六年来的一份“成绩单”。这里的许多元素,都是集两间老店的精华——

比如北山店的无缝大玻璃窗、和创园店的标志性夯土墙、菠萝格木质走廊、江南竹编工艺的天花板都沿用到了第三店。

灵隐路青竺茶食

还有青竺原创的家具、茶具也尽数搬来,集东方美学于大成。

这套青竺原创的草木灰釉茶具

低饱和度的灰色古朴又高级

设计上加高了盖碗的边沿和顶端

就算是茶道新手,也不容易被烫到

店招还找来中国美院王冬龄教授题字。他曾为苹果旗舰店创作过围挡。平时大部分作品都是狂草,青竺的题字却是工整的大字,十分难得。

灵隐路青竺茶食

入坐就有一杯应季的迎客茶,蜜桃乌龙茶,真桃萃汁,与茶汤碰撞香气,清凉解暑。

除了能相约茶席,还能吃到食物本味的精致茶食。主理人曾走访全国寻找适合清蒸,少油、少添加的地道食材,用保留食物原本味道、或是充满童年回忆的做法烹制。

杭卤大肠有老墙门里的亲切感,临安笋干有山间的清香,三丁云南蜜豆、熏野生鲳鱼则完成山与海的相逢……每一道都是“不时不食”的鲜活滋味。

但说来也巧,主理人最喜欢的一道菜正好与茶关系最深——风腿蒸茶园鸡,用的是在临安茶园里找到的土鸡。“茶园在我看来是很干净的地方,食材有天然的味道。”主理人说。

蒸制的烹饪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鸡肉的自然鲜嫩,风腿恰到好处的咸度更加提鲜。

在这里吃饭还有专属仪式感,以茶佐餐。一杯桂圆白茶,清爽解腻,还能伴着茶香吃饭。

如果有特别的需求,青竺的菜式可以不被国界地域所限制,私人订制素斋、法餐式位上菜等服务,都可以按需提供。

青竺除了提供日常品茶的“茶空间”,还有发起了一件“茶界盛会”——青竺·「微物可观」茶事集。

这是主理人的另一个执念——他对茶的热爱,最早源自茶道具。

他曾经一年多次去海外的“古美术”店淘古董茶具,乃至参加各种拍卖会,让他萌生了做“中国茶道具市集”的念头。

「微物可观」取义于

苏轼《超然台记》中的开首语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青竺·「微物可观」茶事集应运而生,大家不用出国就可以淘到喜欢的茶具,同时召集所有对茶具痴迷的人,一起交流探讨。

如今,已经在东信和创园举办了三届。

茶事集以“专业、垂直”为特色,聚集70多家业界优质品牌,围绕茶、茶道具、香道具、古美术等展开的交流盛宴,彰显着中国特有的东方市集风采。

这是一场专业性很强的市集,或许大众看不明白,却让和沈鸣野一样的茶道具爱好者们欣喜若狂。“收藏颇丰的藏家,有意思的买家都在一起。”

今年国庆黄金周,茶事集又将再次举办,欢迎所有对茶事有兴趣的茶友参加。

青竺关于茶的故事还在继续,第四家店“青竺茶叙”已经在劳动路筹备完成,区别于前三家位于景区或者设计园区,这一家走进了闹市区的街道一角。

劳动路青竺茶叙

在城市之中,找到一方静谧之地,会友谈事,非常合适。

劳动路青竺茶叙店里的陈列更加多元

北欧古董柜子、明清木工家居、江南的绣片装饰

有机融合在一起

沈鸣野说,“吾心归处是青竺”。但他更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茶空间,或许只是一张席、一把壶、一泡茶和半小时的品茶时间,给自己留一个有茶的“心归处”。

ps:去之前记得电话预约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ly/11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