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茶叶三大要素,茶水比例、水温、泡茶时间。至于茶具材质和冲泡手法,咱们暂且先不考虑了,着实对冲泡茶叶的影响不大。
想当年刚入茶门,看着这细小的茶叶干,也不知道放多少量,体积这么小,应该要多放些吧?用手轻轻捏了一撮放入茶杯,恩,好像不太够,再捏一撮,啧啧啧,这下差不多了。开水入杯,冲泡片刻后细吹慢饮,哎呦,好好的一杯茶让我泡成了中药汤,色浓味苦,这几把茶真难喝。
长时间的冲饮后,自己才能熟练掌握置茶量,泡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当然也可以走走捷径,吸收老茶友的泡茶经验。每种茶有不同的冲泡要点,这次咱们便来总结一下各个茶类的冲泡技巧。
一、绿茶:
要点:保持鲜嫩。
绿茶重鲜爽滋味,根本就讲究个“嫩”字。清明前采摘制作的明前茶,基本上都是芽头,最嫩,最稀有。不然也不会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大部分的绿茶均为清香、嫩香,也有花香,例如茉莉花茶、桂花龙井等,没想到吧,其实这类再加工的花茶本质上属绿茶类。茉莉花茶是由茉莉花与绿茶毛茶窨制而成,桂花龙井则是由桂花与龙井茶窨制而成。
回到正题,冲泡绿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确保鲜爽的滋味和清香的气味。如果冲泡不当,会出现闷熟气和苦涩的滋味。
绿茶的置茶量要少一些,相比其他五大茶类来说。基础冲泡投3g茶叶就足够了,这里说的是盖碗,平常咱们使用的玻璃杯容量比盖碗要多,最少得5g茶叶。
烧水时,等水烧至沸腾即停,不要沸腾很长时间。关火后别急着冲泡,等热水冷却2至3分钟,水温降到90度以下再行冲泡。冲泡最少10秒便可以出汤,这里出汤的意思是将茶水分离,这样可以品味到绿茶最鲜爽的滋味,虽然会麻烦一些。算了,还有用大茶杯死泡吧,一泡一大杯,方便。
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浸出速度快,氨基酸是茶汤鲜爽、甘甜滋味的主要构成物质,泡到后面有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开始大量浸出,所以绿茶的前三泡是最佳饮用次数。这里说的是每一泡茶水分离的情况下,绿茶的前三泡最好。如果跟我一样使用大玻璃杯,茶叶从不离开水的情况下,顶多续水一次,第三泡时茶汤便没味道了。
二、红茶:
要点:冲泡时长与水温
红茶的投茶量在3g至5g,当然我说的这个投茶量是基础量,茶汤不浓不也淡,接受程度高,老茶友喝茶较浓,多放些就是。
红茶的第一次冲泡时间大致在3至5秒,快速出汤后将茶叶与茶汤分离,避免影响下一泡的滋味与口感,第二泡的时间比第一泡多几秒,同样快速出汤后将茶水分离,而后可进行第三泡。虽然将茶水分离比较麻烦,但茶水分离可以增加茶的耐泡度,也可以让每一泡茶汤的滋味和口感更均和,不至于第一泡太浓,而后都没了滋味。
冲泡普通红茶使用的水温在80至90度,90度以上的水温过烫,茶汤会容易发酸。品质优秀的红茶可以用沸水冲泡,物质浸出速度最快,但要注意出汤的速度也要快。
待客时所用的茶具不像玻璃杯,自个独饮,一般都是茶壶或者盖碗冲泡,然后倒入小茶杯中分与客人。人多的时候冲泡一次的茶汤不够,冲泡两次客人喝到的茶汤又不同,这个时候别急,直接连着冲泡两次,然后把两次的茶汤倒入同一个公道杯中,再依次给客人斟茶,避免客人喝到的茶汤不同。
三、乌龙茶:
要点:香气高扬用沸水。
乌龙茶的香气丰富,高扬是主要特征,所以在冲泡乌龙茶时,最重要的便是最大程度的激发出茶香。所以一定要用刚烧开的沸水悬壶高冲,将茶香全部激发。
乌龙茶根据外形可以分为条形茶与球形颗粒状两种,凤凰单丛茶、武夷岩茶等名茶都是条形茶,沸水冲泡后出汤要快。球形颗粒状乌龙茶的代表就是铁观音,铁观音的冲泡时间要长一些,一泡后茶叶已经舒展,后续冲泡可以缩短时间。
乌龙茶用瓷杯冲泡效果更好,好看,另一个原因是茶杯的形状,杯子不深,底部也容易凝聚茶香,举杯茶汤一饮而尽后可以闻杯底的香气。
四、黑茶:
要点:一定要醒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类,最大的特点便是陈味,越陈越香,这得力于黑茶独特的渥堆工艺,这道工艺使得黑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物质。
黑茶也被叫做古董茶,长时间的陈化,品饮过的朋友也知道,黑茶闻起来的有股老旧的味道,像老宅子一样。这种味道可不是大多茶友能习惯的,所以黑茶的醒茶很重要,直接冲泡不好喝。
醒茶也叫洗茶,就是简单用开水先冲一遍茶叶,烫个2、3秒然后把水倒掉,重新倒入开水再盖上杯盖,这样茶中含有的一些异味会消失,更容易将黑茶的醇香冲泡出来。如果是压制得非常紧的砖茶,可以醒两遍茶,简单说也就是第1、2泡倒掉不喝。
重点,黑茶醒茶是必须的,醒茶不宜超过3秒,避免失去太多物质,导致后续茶汤滋味变淡。
五、白茶、黄茶:
白茶与黄茶是轻发酵茶类,非常小众,饮用人群很少,这两类茶同样是重鲜爽滋味,原料也非常嫩。当然,制作老白茶所用的贡眉、寿眉不列入其中。
这两类茶的冲泡详情参考绿茶,与绿茶相同即可。
六、老茶:
要点:注意干燥程度,重视安全。
这里的老茶不是指黑茶、老白茶这类长时间陈化的茶种,而是囊括所有的茶类。
喝茶的朋友家里都会有存茶,不管是自己置购的,朋友亲戚送的,还是舍不得喝的,不喜欢喝丢在一旁的,绝对有不少。这些茶叶都需要重视安全。
茶叶是非常容易发霉的农产品,需要常常注意茶叶的状态,当然也需要提供一个最适合的存放地点。储存四要素,干燥、避光、温度低、通风无异味。
如果茶叶轻度发霉,有轻微的霉味,舍不得的话二次烘干后还能喝,大可不必这样,最好还是丢掉吧。发霉就是变质了,跟菜馊了一样,喝了对健康不利。
只是轻微受潮的茶叶,需要在干燥处通通风,透透气,也便是“干醒”,是醒茶的一种。上面说到的沸水冲泡醒茶,是“湿醒”。干醒针对的是略带湿气或者说含水量较高的茶类,通风透气时会蒸发水分,茶香得以透出。
太多潮湿,含水量过高的茶,非常容易发霉变质,这种茶抢救及时进行二次烘干,也只能算是次茶,品质大不如前。
冲泡至无味的茶叶其实还可以烹煮,可以将茶叶中最后残存的物质榨干,烹煮的时间大家自己把握,茶汤浓淡对上自己的口味即可。
针对一些冲泡手法,其实不必在意,先把握好自己的口味,再去讲究技巧吧。
嘴炮没卵用,打了整篇文章也像是键盘侠,光说不练假把式,大家还是多泡茶吧,新的茶种也不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