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绿化指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日前,记者获悉,从年至年,龙井市共筹资1.8亿元,实施了一批大型群众休闲场所基建工程。目前,全市已有16个公园、广场及游园,绿地总面积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71平方米,各项绿化指标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植物多样的公共绿地体系。
近年来,龙井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中心工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使龙井市园林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起来。根据塑造山水园林、均衡发展、精品多样性特色的主要工作思路,市政府以“一江两岸”景观带绿地为核心,利用海兰江沿线临水开阔空间,先后投资万元建设了7处群众休闲场所,新增公共绿地18.75公顷,构筑了龙井市绿地系统景观轴线。同时,以点带面实施了周边道路绿化景观改造,逐步形成了“青山环绕、绿水镶嵌,绿点均布”的布局特色;在城市新区和城市外围地区,建设了六道河人口文化园、梨花民俗广场等大型公园绿地,在旧城区结合棚户区改造同步建设馨园、安民游园等街旁小游园,切实改善了城市绿化景观和休闲环境。
以主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东山、琵岩山等城区外围大面积山体为绿色背景,加强对城区周边山体、风景林地及水系的保护与利用,进而实现城乡绿化空间布局均衡、协调、系统化发展;在实施群众休闲场所设施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丰富景观、突显特色的原则,将其作为“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的有效载体,把朝鲜族历史文化融入园林建设之中,建设了一大批高标准的公园、广场、游园、绿地,形成游园绿化有特色、广场绿化有内涵、公园绿化有文化的园林体系,并突出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植物的多样性特色,使市民走进园中能深切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清爽和惬意。
在管理举措方面,市政府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特色园林城市。一方面,规划理念突出生态文化和绿色低碳,把现代文明、历史文脉、生态文化有机整合、贯穿于建设的始终,让人民群众在拥享绿茵遍地、繁花似锦的绿色空间时,触摸体会城市的文化脉搏。另一方面,规划设计坚持“超前思维、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注重特色”的原则,先后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龙井市城市绿线和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配套文件,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大园林来规划,以“山水+绿网、绿化+文化”为定位,着力打造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从年至年,全市共筹资1.8亿元,先后实施了六道河人口文化园、迎宾广场等一批大型群众休闲场所基建工程,新建公园5座、游园6处、广场3个,新增绿地面积43.54公顷。大大小小的广场游园,如颗颗明珠,点缀在城市中间,为市民带来了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
让龙井迅速绿起来、为市民提供更广阔的休闲娱乐舞台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下一步,市政府将坚持扩大绿量和实施绿化精品工程并举,精心组织实施园林绿化精品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琵岩山风景区和东山公园的绿化建设,努力促进市区人民群众休闲场所分布趋向均衡,保证市民休憩、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扎实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区和庭院活动。对已经改造和今年正在实施改造的部分小区,抓整治、抓完善、促提高,见缝插绿,进一步提高市区整体绿化水平。积极引导部分单位开展垂直绿化,拆墙透绿。继续开展街景绿地、中小公园建设,满足市民需求。
信息来源:延边晨报龙井新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