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党建
年7月,金国光同志被派驻到智新镇胜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认真履职,任劳任怨,全面掌握村情,认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不善言辞的他承载着村民的致富梦想,默默投身于胜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中。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新思路。胜地村为朝鲜族聚居村,上任之初,他协同市档案局党组班子及镇经济办,稳步实施《龙井市档案局脱贫攻坚帮扶规划(-)》及《龙井市档案局年脱贫帮扶计划》。驻村帮扶过程中,金国光同志制定胜地村党支部计划和胜地村帮扶计划,与村干部一起,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摸底排查工作和“八不入”贫困户清退工作,逐户逐人建立贫困人员信息台账,经排查,共确认胜地村贫困户为65户人,同时,每月有计划进行贫困户走访调查,将村民的家庭状况和生活困难一一登记,并及时与包保单位和智新镇政府进行沟通协调,为全面推进脱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抓党建,谋发展,惠民生,倾心为民办实事。党建促脱贫,党建注活力,金国光同志以“党建+”为平台,强化堡垒作用激活“支部+”内生力。他坚决履行自身的责任与承诺,以身作则,争当表率,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准则和条例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文件精神,组织召开讲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共计10余次,接受教育党员余人次,全面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积极组织参与村党支部活动共计30余次,经常组织村干部、党员进行清垃圾、拔草等环保劳动,美化村周边环境;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他组织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组织观看主题纪录片,加深党性教育,慰问村贫困党员,并为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过年过节,他心里惦记着那些困难户的生活,向局领导汇报,发动同事们发动起来,档案局党支部14名党员与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先后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有一天村民突发急性高血压症,随时有生命危险,他二话不说,立医院进行救治,挽救了村民的生命;他经常向局领导反映村民在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残疾证、低保证,并组织局党员干部为村民砍柴火、送柴火,清理贫困户家垃圾、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今年“老人节”,与包保单位一起携手举办了庆祝老人节活动,让村里老人们感受晚年生活的幸福和温暖。正是以真情换真心,让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受到了群众爱戴,群众们都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深谋远虑,紧贴民生求发展。金国光深知,要想发展好,基础要打牢,必须要实实在在干几件漂亮事。吃水问题是困扰胜地村群众多年的难题,他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终于年10月,铺设自来水管道多米,彻底解决了全村户群众的吃水问题。并争取兴边富民、以赈代工等项目为村新铺水泥路10公里,栅栏米,新建胜地一组桥,解决了雨雪天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积极向镇里争取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其中全额20户、修缮2户,极大的改善广大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他争取兴边富民资金90万元新建朱德海故居,为胜地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并向镇政府申报新村部建设项目,新建平方米的朝鲜族风格的村部,改善了办公环境;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万元,分别投资给“御芝园”灵芝养殖基地和“唯珍”黑木耳养殖基地,确保扶贫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使贫困户早日致富。
父母重病,仍坚守岗位不动摇。恰逢省里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重要节点,他的母亲因为罹患重病需要住院手术治疗,行动不便,急需照顾和陪伴。此时,工作和家庭都需要他,他却毅然选择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没有把这些困难向组织汇报,更没有因为重病的母亲而影响工作,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期间局领导曾对他说,你还是回去多陪陪你母亲吧,他笑着点点头,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有在每天下午工作结束后,医院看眼自己病重的母亲,连话都没说几句就又急匆匆地返回村里工作。其实在驻村的三年时间里,他不仅没有在父母跟前尽孝,甚至连父亲重病去世也是仅仅回家办理了父亲的葬礼,更没有照顾到父亲一分一毫。
作为儿子,在父母病重的情况下,却没能守在身边照顾,他是不孝的;作为丈夫,在需要他来支撑整个家的时候,却没能为家里分担一丝困难,他是不称职的。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舍小家、为大家,他是值得敬佩的;作为智新镇胜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需要他的时候,他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他是好样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责任、奉献”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如今的胜地村,在他带领下,由里到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党员干部人心思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思路逐步明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虽如此,他也深知,这离领导的要求、离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他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的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龙井市档案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