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城——龙井
与你有个浪漫的约定
为了这个约定
龙井
持戈试马
“中国·龙井”海兰江朝鲜族民俗
特色小镇序幕
宏大开启
1月17日,龙井市召开全市特色小镇建设三年攻坚动员大会,会上提出了三年阶段性目标:计划到年,将龙井市东盛涌镇建设成延龙图新区田园风光浓郁的生态健康农业观光园,成为“阳春可登高、炎夏可避暑、金秋可观花、隆冬可赏雪”的全景式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安明植、苏庆良、权大杰、孙福江、唐振生、肖艳峰、王化义、金东国、金永赞、金虎、彭涛、孙建伟等市领导及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市中省州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常务副书记苏庆良主持会议。
★攻坚目标:
会上,龙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权大杰通报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申报背景、总体构想,安排部署了攻坚工作。
他说,去年9月,州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延龙图新区,并将其作为我州打造延龙图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载体、全省绿色转型发展的新高地、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新平台和东北亚文化旅游的新坐标。随后,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新区建设工作,州十一次党代会和州“两会”也分别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在龙井区域,也就是在东盛涌镇建设“生态健康农业观光园”的基本定位。与此同时,龙井市东盛涌镇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成为全市加快县域发展、主动融入新区的重要抓手。
为此,龙井市将州委精神和龙井实际紧密结合,提出3年阶段性目标:计划到年,完成项目投资30亿元至50亿元,小镇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商贸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现走入龙井“一天感受朝鲜族、二天触摸朝鲜族、三天融入朝鲜族”,小镇建设粗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5年至10年时间,将小镇建设成为“田中有村、村中有城、城中有景”的国家5A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将龙井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而实现这一目标,龙井市要以打造“一园、二带、二区”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为具体抓手。其中,“一园”,即延龙图新区对龙井的基本定位,即生态健康农业观光园,其中涵盖了民俗风情、农业采摘、足球产业、朝药养生、红色教育、延黄牛培育和边境乡村等支撑载体,同时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二带”,是贯穿小镇连接各景点、功能区的轴线,分别是海兰江景观带和边境乡情观光带;“二区”,是小镇重要的产业聚焦区,分别是旅游集散区和创业孵化园区。
★建设要求
作为今后三年“天”字号工程,权大杰要求,特色小镇建设是龙井市全面落实省、州精神,加快绿色转型的先导性工程,要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主动向新区建设看齐,向长吉图新的增长点看齐;要紧盯财政、金融和招商政策,争取资金,推动小镇建设和管理运营;要突出龙井市朝鲜族民俗文化和区位优势的最大特色;要明确具体任务,着力实施健康农业开发等工程;要强化项目支撑,项目表就是“责任状”,要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要完善工作机制。龙井市目前已成立三年攻坚领导小组,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做好宣传推广,提高宣传针对性,扩大宣传覆盖面,创新宣传途径,深入挖掘宣传资源,宣传推介龙井。
州政协副主席、龙井市委书记安明植强调,全国首批个特色小镇,全省有3个,延边只有东盛涌镇1个。建设特色小镇将深刻改变龙井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龙井在新常态下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要坚决贯彻州委决策,向州委看齐,举全市之力建设特色小镇,这就是今后三年的“天”字号工程。龙井市的干部队伍非常好,非常能吃苦、肯奉献、敢担当,龙井市虽然经济欠发达,但依然有很多工作走在全州前列,建设特色小镇就是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实现自我超越的重大现实动力。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好特色小镇,为建设美好龙井努力奋斗。
会上,龙井市政协副主席、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玄相哲和市住建局、东盛涌镇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文字信息来源:延边晨报龙井新闻
图片来源:龙井市东盛涌镇
编辑:龙井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本内容为龙井发布独家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