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檐葡中,余香不闻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龙井季,爱喝龙井的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龙井茶,重在喝春天的新鲜,更需要懂得品。品味龙井茶,无疑是一门综合艺术。正如鲁迅所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龙井按产地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西湖龙井按产地可分狮、龙、云、虎、梅(狮峰山、龙井路、云栖、虎跑、梅家坞)五个品类,是龙井茶最早的茶种。经过数百年的培育流通,龙井茶种几乎已经遍及浙江全境,其中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种植的龙井茶被称作钱塘龙井,绍兴、新昌所产的龙井茶被称作越州龙井。
品龙井茶,有三层境界,首先要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龙井茶的概貌;其次必须静下心,尝试懂得这杯中茶的滋味;最终,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龙井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
第一境界:
色绿形美,赏心悦目。
品龙井,品的是它的美。
清明时节雨纷纷,茶芽接受了雨雾的滋养,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水嫩。此时,采摘的茶叶无比鲜嫩,吹弹可破。
好的龙井,绿的不扎眼,略带干豆绿的糙米色,绿、黄两色天然浑成,恰似水墨画墨迹浓淡相洇。
注水入玻璃杯,茶叶上下沉浮,交错相映,汤色清澈透亮。
茶还没入口,满眼的嫩绿,早已赏心悦目。
第二境界:
香郁味甘,神清气爽。
品龙井,品的是它的味。
较之兰的幽香,龙井香味更浓。龙井放入杯中不注水,闷几分钟,揭盖闻之,兰花豆特有的香气袅袅升起,其中又透出几丝蜂蜜的甜味儿,注水时那“香郁”更是扑鼻而来。
鲜,中国人独有的味觉体验。喝“明前茶”,就是尝鲜儿。早春生长的茶叶,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所含的茶氨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这时的茶喝起来鲜爽又甘甜。
水甜不涩,明净,显栗香或花香,已属佳品。越往高品级喝,花香越清透雅致,或是栀子香,或是兰香。茶水也越甘甜,汤色几近琉璃琥珀之润明。
茶一入口,一股清流遍及全身,让人神清气爽。
第三境界:
中正平和,君子美韵。
品龙井,品的是它的韵。
喝惯了普洱或者岩茶的人,口味被养得比较“重”,喝龙井时往往觉得淡而无味。喝龙井,一定自己静下来,细细体会微妙的变化。
清人陆次云说:龙井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中正平和,谓之太和。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食饮有节,脾土自固沉默寡言,肺金自坚;恬淡无欲,肾水自足。这是“太和”二字的精髓,也是养生修性的要旨。
这种体验,于内是中正平和,于外则是君风美韵。
龙井固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这些都是流于表面的。品龙井到了最高级别的境界,品的才是它的韵。
如果你能在幽雅、洁朴的环境中,捧一杯龙井茶在手,闻香观色,察姿看形,啜其精华,此时此景,虽“口不能言”,却“快活自省”,个中滋味,无法言传,只可意会,这是赋予品茶人的一种艺术享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