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西湖龙井的知识总结与品茗心得上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27655.html

对西湖龙井的接受,从陌生到了解,其实是一个非常短的过程。清明假期回家时,还跟老师说自己不太能感知西湖龙井的美妙。然而,没想到仅一个多月后就已经变成了西湖龙井的死忠粉。写这篇纯粹就是想梳理一下自己脑海里对西湖龙井的认知,同时也可作分享。

产地:不是所有的龙井茶都叫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专指产自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龙井茶(主要指龙井43号和群体种)。像产自杭州市除西湖以外周边地区,及绍兴、嵊州、诸暨等地的龙井茶产地虽说也是受保护区域,但只能称之为龙井茶,而不是西湖龙井。品种:龙井茶的品种较多,但在西湖附近的近年来还是以“群体种”和“龙井43号”为主。之前也有过浙农、、平阳特早、乌牛早等品种,但近年来此区域内都逐渐淘汰掉了。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多数老茶客最为喜爱的品种,每年采摘日期临近清明,相对龙井43号较晚7-10天左右。龙井43号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因为采摘早,易种植,香气口感各方面也不错,受广大年轻茶友的喜爱,因此在茶农间得到了很大推广种植,在数量上胜过了群体种。

从外形对比可以看到,群体种更胖短一点,龙3更细长些。

品饮:龙井43号和群体种在口感和香气上所呈现的风格很不一样。同等级采摘、标准工艺比较下(排除特别因素),龙3的香气比较外放张扬,用盖碗泡时,盖内侧的香味和品茗杯中的汤面会比较明显,馥郁而不浓烈、优雅,汤中滋味则清寡悠扬,余味长且甘;而群体种的香气相对而言显得内敛很多,不那么抓人,但是汤中滋味却丰富有层次、饱满很多,茶汤入口后上层部分仿佛漂浮着油菜籽的香味,上油下水的口感,回味长且韵味十足。在陆羽的《茶经》中,曾对唐代茶产地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域做了产区分级,提到浙西时这样写道:“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他是按照海拔,把高海拔的绿茶产区列为优,而产洞庭碧螺春的苏州和西湖龙井的杭州则因为低海拔而被列为次之。产区海拔对于茶叶内行物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我相信在那个时代,陆羽之所以这样划分肯定还包含了其他更多的因素。毕竟,时代不同,制茶工艺、饮茶方式、舆论导向和人们视野的焦点也是不一的。我周围有一些朋友是绿茶中至爱西湖龙井的,但也有一些人会认为苏杭的茶除了有名,在环境和滋味上不如其他相对无名或平常的茶产区。而我个人之于茶的态度是,一来作为茶小白,喝得茶太少断不能轻下结论;二来,出于对茶本身及生长出茶叶的自然大地、环境与习俗,和辛苦制作茶叶的人们的尊重,我们可以有主观情感和口味上的偏好,但不应轻视任何一种茶。而品茶种类不多的我,敢说自己是喜欢西湖龙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完全符合且代表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气质:雍容而雅致,优美而清秀。

这篇其实一个多月前就写了,一直都懒得发,实在被自己懒吐了,今天就先发出去;还有另外一部分补充的(下)打算写写关于纯手工和机器炒制的问题,还有采摘时间等。五毛钱赌周日前写出来好不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ly/7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