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西湖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借助黄龙越剧团班底,领衔策划和排演了这样一台大戏,一定十分辛苦了,在此谨向你以及各参与同志致以真诚的敬意。遵您所嘱,全程认真观看、不敢偷懒,总体感觉很好,值得真诚点赞,尤其是演员人人技艺在线、个个倾情卖力,可谓无一懈怠、无不尽心,从主角到配角皆然。其余可圈可点之处也很多,恕不一一列举。从更加完善、更加出彩计,谨斗胆置喙一二。
一是传统元素多、现代元素少。从主题、剧情,到台词、布景、灯光、音效等衡量,不失为一台古典意义上的戏曲。然而,或正是过于注重传统和复古,不经意间疏忽了当今需求。我玩笑自语,直接搬到或穿越至大清上演似也可以,至少不会明显违和。窃以为应当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如聚焦法治建设、妇女解放、和谐社会等加以探索和尝试,深入挖掘主题、积极贴近实际、坚定激浊扬清、大力启智润心,使之不仅可触可感,而且更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是通用表达多、个性叙事少。除台词为杭州话,其余当地特色十分有限,仅黄龙洞、月老祠等,屈指可数。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嵌入人名、地名、事物,要情景交融、悄然无痕地展示杭州风物人情。比如采茶直接明确为龙井村(会话提到油焖笋,剧场一片会心之笑,说明效果很好);比如唱词对白、说理抒情,最好引用一些白居易、苏东坡等诗文佳句,亲切感强,代入性好。更何况既冠以纪念西湖申遗之名,理应更多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杭州特色、西湖风情。
另,关于杭剧,此前闻所未闻,惭愧!个人猜度,其他同志也大抵如此,这既有时代发展、戏曲衰微之无奈,也有杭州话“北不过余杭、南不下萧山”之局限,更有优秀剧目匮乏之缺憾。据闻,周总理曾对《十五贯》有过十分精辟之点评,即:“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相信伴随杭州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提升,尤其是同志们的努力,杭剧或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浴火重生、发扬光大。
三是剧情或更加科学。如夫人遇险落水被屠户救起多少有些勉强,不如说被他人搭救,然后再转交;又如夫人如何从一腔愤懑,快速转变为听从儿子之劝、亲到书院相见,似也未作交代。
四是表演或更加到位。如夫人登门拜访,甫进书院,即表现出一副从容淡定之态,颇不合理。试想,区区一介妇人如何做得到?感觉应该是既故装淡定,又难掩激动、甚至愤恨的五味杂陈、多重情感之表现,而不会是单一表情;还有父子相认一节,金大人面对儿子热烈近前时,不应一味回避和躲让,而应该是既有惊喜、又有惭愧,既无奈婉谢、又欲拒还迎的多种表情之糅合,要有眼神对视、偷觑和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低头摇手、羞赧闭眼上。这些细节十分重要,既是剧情发展的真切需要,又是优秀演员的精彩之处。借助百度,谨附梅兰芳当年从善如流、改进表演之轶事:
某次,戏曲理论家齐如山观看京剧《汾河湾》后,给梅兰芳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此戏美中不足之处,便是窑门一段。你在闭窑后即脸朝里一坐、不再理他(指薛仁贵)......这是极不应该的。不但美中不足,而且很不合理。有人上门来说是自己就是分别18年的丈夫,突然回来了,虽然觉得不信,但看着多少有点像,所以才命他自诉身世,意思是你说得对就认、说不对就不认。然而,人家费力巴拉地说唱了半天,你不但无动于衷,而且毫不关心注意,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梅兰芳收阅此信,即认真反思,悉心改进,效果显然。
京剧《贵妃醉酒》杨玉环五是剧情或更加紧凑。现代人大都耐心有限、甚至心浮气躁,喜欢快餐式阅读和欣赏。故,剧情最好更紧凑一点,总时长最好能控制在1个半小时。当然,压缩剧情、修改剧本,肯定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快节奏、短时间把剧情推向高潮,难度也不小。但仔细推敲、多费心思,或许还有潜力可挖。比如,或直接从金明礼上任县令、路遇严守义追杀妻子开始,这样就可压缩近半小时;而且设定未婚妻为钱塘望族、与家父世交,皇恩浩荡正好派任此地县令。
六是布景或更加精当。如客厅,横批“慎行”最好从右到左,对联悬挂亦然;另,“若为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虽出自大唐诗人卢照邻名句,但对仗不工整、意思也一般,不适合中堂之用,而且字体也不够端庄大方、观感一般。又如卧房布景,色调单一,缺少生活气息,不真实、也不美观,哪怕投影出一对红烛或彩灯之类,也稍好一点;另,椅子也要有所区别,从客厅直接搬至卧房显然器型过大;还有书院,也要更多书香气息、更加典雅一些。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应该还有提升空间。
七、其它。台词念错:金明礼唱词中“炙”字念成了“灸”;前次,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杭州书法大家王冬龄先生也弄错,自诉曾得沙孟海等老前辈的“亲炙”,结果读成“亲灸”,遗憾;另有一处字幕与台词不一致,即师兄喊“师妹”,字幕显示“兰芳”;感觉“师妹”比较好,建议修改字幕、以求一致;儿子从书院回,对母亲诉说思念之情,字幕显示“长想念”,感觉应改为“常想念”。
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牢牢把握编演主导权,不能一托了之,不能大撒把;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借助各方力量,尤其是专家学者,审慎推敲、认真把关,力求上档次、出精品;要着力在结合处做文章、在协调上下功夫、在融合中求光彩;要请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悉心指导、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