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旦进入三月份,喜欢绿茶的人们就翘首以盼,等待头新鲜出锅的那杯茶,即所谓的“明前茶”,当然西湖龙井也概莫能外,为什么人们会追求明前茶呢?
1
明前茶的民俗传统
茶,作为一种农作物,具有自己特定的栽培、生长周期,采摘时间,在我国各茶区基本都分为春、秋两季,且人们观念里都注重春茶,从古至今,无多大变化。
实际上,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采茶早晚对茶叶品质之间的影响,如晋代郭璞注《尔雅》“槚”(茶的别称):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而追求春茶贵早的观念出现是在唐末五代时期,人们开始以用时间先后区分茶叶品质,如五代毛文锡《茶谱》“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禁火,吃冷的食物,清明复火),明前茶这一观念影响至今,绵延千年而不绝。
2
明前茶的科学解释
然而时至今日,明前茶这一观念,究竟能不能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检验?明前茶的品质真的有那么好吗?
01
明前茶内含物丰富
茶树有一个习性,在10℃,11小时15分钟日照长度以下,就停止萌发,进入了5个多月的冬眠模式,但其叶片等组织仍然进行着光合作用,由于温度太低,茶树本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非常少,大部分有机物都被茶树储藏起来,在蛰伏了一个冬季以后,茶树内含物质积累的最为丰富。
惊蛰以后,茶树慢慢萌芽,但气温还未升高,茶树内的有机物仍然积累多于消耗,茶芽生长极其缓慢,茶芽生长得非常结实,累积的有效成分就愈加丰富。
02
明前茶口感更佳
明前的芽叶由于氨基酸、蛋白质、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茶多酚等苦涩味物质相对较少,珍贵的鲜叶,经手工精制而成的西湖龙井,香气清雅,糙米香浓郁,兰花香悠然而来,滋味更加鲜爽饱满,让人回味悠长。
然而一旦过了清明时节,气温开始升高,茶树芽叶萌发加快,茶树呼吸作用消耗也变大,茶叶中氨基酸降低而多酚类升高,口感的饱满度弱了,鲜爽味自然也降低了。
03
明前茶不必担心农药残留
早春时节,天气较冷,茶园害虫此时不会发生,因此就不会有农药的污染,这也是明前茶特别受到茶友青睐的原因。
年的西湖龙井更值得期待,年初的大雪会对茶树生长更加有益,不仅杀死茶园病虫害,雪水还能更好的滋润茶树生长,促使茶树根吸收更多的营养。
3
小龙女(西湖龙井)的冲泡
茶器:玻璃杯
水温:85℃
浸泡时间:1.5min
水质:山泉水、矿泉水
投茶量:茶水比1:50(2克)
01
温杯
开水烫杯,提升杯温,便于茶香挥发。
02
投茶(中投、下投皆可)
刚好铺满美人杯杯底,约2克左右,可以嗅一下干茶香,清香,糙米香。
03
摇香
边缘注水(水温控制85℃左右)至美人杯1/5,轻轻摇晃美人杯,让茶叶吸水,快速释放茶香,此时最适宜闻香,能闻到地道西湖龙井的清香、糙米香,清雅的兰花香(最适宜自己深嗅,给客户闻香)。
04
注水
注水至7分满即可,等待约1分半左右即可品鉴。
PS美人杯中茶水喝到1/3处时,记得续水至7分满,防止茶水过浓,而后面茶味过淡。
肆拾玖坊小龙女零售价:元(含茶60克/罐,美人杯1只)3月12日10:00起开启预订详情请咨询各分舵商务·END·
文/嫣誉君
图/网络
节令
惊蛰春回,静待芳茗
你不可不知的泡茶秘诀
嫣誉君的泡茶技,拿走不谢
一节课茶叶品鉴入门
茶坊茶品大通关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