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9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俞伟波
盛毅永在看青叶
寺下坑自然村
颁奖合照,能、制、炒三个字下面的分别是盛毅永、盛品尧、盛伟永
3月22日上午,年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成绩揭晓,产生了“浙江省十大龙井炒制能手”。代表我县参赛的盛毅永、盛品尧、盛伟永跻身十大能手。这三人都来自镜岭镇冷水村寺下坑自然村,而且是同宗叔侄、同门师兄弟。这个小山窝怎么会如此高产炒茶高手呢?当天下午,记者就前往一探究竟。
名师指点传承正宗手法
3月22日11时左右,记者见到盛毅永、盛伟永时,他们刚回到位于梅渚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群星茶业有限公司。不一会儿,盛品尧也从旁边的诚茂实业来到了这里。说起他们的成就,一致说忘不了他们的师父——西湖区翁家山村的翁永泉先生。
翁家山村处于狮峰山与龙井山地带的中心。龙井茶向来以“狮龙云虎梅”来排列品第,即狮峰山、龙井山、云栖、虎跑和梅家坞。今年70岁的翁永泉学有家传炒制技艺,已经有50多年的炒茶经验,是当地的顶尖高手,在年西湖龙井茶炒制大赛上问鼎称冠。他曾在年春茶季节应邀到寺下坑传授龙井茶炒制技术。
“因为我爸爸曾经在翁家山做石匠,和翁永泉成了结拜兄弟。所以翁永泉既是我的叔叔,也是我的师父。当时是我爸爸邀请进来教我们的。”这次荣获浙江省龙井茶炒制十大能手,也是年“天福杯”大佛龙井茶王得主盛伟永介绍说。
当年,就在盛伟永的老家支了4口柴灶,由盛伟永的父亲盛祖明一人负责烧柴,村里的老小在翁永泉的指导下学习炒制龙井茶,学徒有年、年、年连续夺得“天福杯”大佛龙井茶王称号的盛焕尧、盛品尧、盛伟永。焕尧是品尧的弟弟,品尧是伟永的同宗侄子,与伟永同龄,当时都是18岁。周边肇圃、大古年等村村民也赶来学习。盛伟永的弟弟盛毅永才15岁,还在读初中,也抢着要来学炒茶。盛毅永说:“这么多人在我家里,感觉热闹、新鲜啊,我也凑热闹,吵着要学。”
翁永泉对学徒的要求十分严格,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龙井炒制十大手法一个也不允许走样。盛毅永学了一段时间,稚嫩的手上全是水泡,可是学了一半,即便他想退缩,师父也不让退了。“师父不让我半途而废。终于咬牙坚持了下来。第二年我就到岩泉村同学家里做师父了。”盛毅永为当年的坚持感到庆幸和骄傲。
名茶崛起博采各家之长
从年学习炒茶到今天已经有30个年头了。盛伟永除早期工厂里打工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炒茶,盛毅永和盛品尧则一直坚持在炒茶。他们说,是因为新昌大佛龙井茶名声日著,产业壮大,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们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才有这样的成就。
盛伟永在年、年再到翁家山跟着师父学习茶叶炒制、茶园管理,进行了继续深造;盛品尧则在县农业局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炒茶师傅王长根来新教学培训时参加了两期培训。此后一直处于学习领会提升技艺的状态。
我县从年开始试制龙井茶,到大佛龙井横空出世,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品牌十强,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行政认定的龙井茶类中国驰名商标,最为关键的基础支撑是我县对茶叶质量的坚守、对炒制技术的重视。至年,我县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王大赛,对夺得茶王桂冠的予以5万元的重奖。
盛伟永在年夺得茶王桂冠时,已经是第12次参赛,也就是说他参加了每一次的比赛。“每一次比赛都是对自己技术的检验,也是一次技术交流的平台。看一看别人炒出来的茶叶就知道他们成功在哪里,自己欠缺的地方在哪里。参赛对我的促进是最大的。”
我们县里还经常组织一些评茶师培训等与茶有关的培训,盛伟永说,这对他也有很大的帮助。他说:“不会品茶就只能看外形,只有学会品茶,才知道自己炒出来的茶的内质到底好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这次参赛前夕,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参赛选手在红旗茶业进行了突击培训,技艺交流。
名牌意识追求精益求精
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有来自龙井茶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37名选手进行专业对决,其中就包含了去年问鼎西湖龙井炒制大赛的翁永泉。3名徒弟都打败了师父。是否可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盛氏叔侄仨异口同声说“绝对不敢这样说,师父的功底很深的,还有得我们学。这次主要是比赛规则对我们有利。”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采用青叶现场炒制的方式进行,要求2.5个小时内完成比赛,比赛得分中外形占了40%,这对注重内质高于外形的西湖产区选手有点吃亏。
盛伟永说,新昌从年发明扁形茶炒制机之后,逐渐用机械替代了手工。就外形来说,手工肯定比不过机械。机器换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都是用机械模仿手工的工艺,追求炒制出比手工更好的茶叶。另一方面,在手工炒制的技法演变中也会注重外形,力求做到内外兼顾。
盛伟永和盛毅永从年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成立起就开始负责该公司的茶叶生产。该公司开发的“百鸟峥茗”牌大佛龙井茶采用小包装自主品牌包装,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了分段加工技术,春茶杀青后可以四季进行辉锅。近年来,群星茶业积极参加各类茶博会、农博会、森博会,兄弟两人轮番到展会现场进行手工炒制展演,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炒制技艺。
盛品尧在年春茶季节受聘于诚茂实业,负责该公司的茶叶加工技术。“去年是每天上班,今年比较轻松,只要隔几天去一趟就行。平时还是自己在家收青加工。”
在十多年的茶王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高手,或受聘于茶叶公司,大批量工厂化生产龙井茶,或自己收购青叶加工,有效提高了新昌大佛龙井高品质茶叶的比重。
3月22日13时许,记者在镜岭到回山的公路转入寺下坑自然村的岔路口看到,长长一条买卖茶叶青叶的茶农和收购商队伍。盛毅永回到加工厂后,当即出来收青叶,但由于时间较迟,没有收购到理想的青叶。后来还是在自己的厂里收到了几批。
盛毅永说:“这几年我们都是按产品规格来收青叶的,要求比较高,不能带鱼叶、蒂头,叶片厚度、长度等都有标准。附近的茶农都知道,我们这里要求比较高,价格也比较高。”
“人左右的小山窝就有3位新昌大佛龙井茶王、3位浙江省十大龙井茶炒制能手。而且都是我们群星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这里应该可以结合全域旅游项目农产品品购地建设,打造一个大佛龙井手工炒制技艺传承基地。”群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玉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