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井市紧盯“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目标,狠抓“五个一批”工程,特别是在“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上下大力气,通过把好四个主要关口,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召开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把好精准帮扶关。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统筹管理全市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编制《龙井市教育系统农村建档立卡家庭贫困生手册》,落实贫困生一人一档帮扶制度。实施教育精准扶贫“4+4”工程,即整合国家、地方、学校、社会等4个层面政策和市教育局领导、机关干部、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学校教师等4个方面人员,确保扶贫帮困措施落实到位。
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活动
把好政策保障关。制定并印发《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标准的通知》,补助政策实现学前到高校各教育阶段全覆盖。投入.5万元改善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完成校舍维修平方米;拨付万用于1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工程。截至目前,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92.4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64.1万元,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免学费1.95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8.9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8.44万元。
为贫困学生发放补助金
把好控辍保学关。健全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采取“以责控辍、以质控辍、以情控辍、以管控辍、扶贫控辍、以督控辍”等六项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共同研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关爱工作合力。同时,建立贫困生、学困生、单亲学生以及留守学生的档案,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构建人性化关爱服务体系。经核查,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一生因贫辍学或未读。
开展迎“扶贫日”教学帮扶活动
把好科学管理关。建立保障乡镇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机制,全市高中教育招生计划向乡镇倾斜,市区2所高中对农村中考考生实行降低50分录取政策,扩大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比例。全面构建教育领域结对帮扶,通过城乡校园“手拉手”、“一校带多校”教育联盟等形式,有效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年至年共招聘特岗教师23名,同时每年选派10名优秀教师到边境农村学校支教,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保障农村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龙井市委组织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