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井村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题,利用特有的区位、资源优势,将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强党建聚民心、争项目强基础、抓产业拓增收、兴乡风促进步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路子,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10月26日,华坪县石龙坝镇镇长李林峰说。
强党建聚民心
龙井村位于金沙江上的观音岩水电站库区,是丽江市内傣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傣族村落。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90%为傣族。
为把群众凝聚在一起,镇里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班子成员均为傣族。严格按照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实现了龙井村党支部达标创建。坚持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支部统筹协调,村干部和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把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作为凝聚人心、坚定信心、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提升人居环境、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营造出户户谋发展、人人思进步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争项目强基础
龙井村抓住年被列为贫困村的机遇,先后争取县交通局、财政局、脱贫攻坚指挥部项目资金多万元,对龙井沟口至云盘山水库、龙井棉花箐至务丕拉等6条通村、通组公路进行了硬化,在危险路段实施了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争取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人畜饮水等项目万元,新建抗旱应急机井2件及配套管网延伸,修建了金沙江提水灌溉站1座3个配套水池及管网,受益户人,芒果受益面积亩。
实施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扩容,实现了网络、电视、电力通电全覆盖。村卫生室改造达标,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抓产业拓增收
走进龙井村箐沟两边,山坡上是成片绿绿油油的芒果树。近年来,村里依托金沙江畔丰富的光热水资源,由村党支部牵头,鼓励傣族群众大力发展芒果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种植芒果1.33万亩。年芒果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30户,人均纯收入1.6万元。全村90%的农户和所有党员、村两委干部都是芒果种植户。
村里争取资金近万元,完成了龙井村傣族特色村寨规划,实施了金花塘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补助资金20万元,改造提升5户傣族民居;搭建了泼水节文化舞台,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功能旅游厕所、占地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停车场;争取资金10万元,在村头路口制作文化墙30余处,使旅游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兴乡风促进步
立足傣族聚居、民风淳朴的优势,龙井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每年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女婿、好媳妇、好公婆”和卫生先进户等表彰活动,并长期张榜展示。通过表彰先进典型,鼓励后进,进一步增强村民比学赶超的意识。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脱贫攻坚“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开设道德讲堂,一季度一次,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小组公约,在全县率先实施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在全镇率先探索创建扶贫爱心超市,健全了《爱心超市管理制度》《爱心超市积分制度》,把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孝老爱亲、尊老爱幼、热心公益事业、环境卫生等方面在法律法规无法制约的问题,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来管理。把村规民约执行情况与爱心超市管理挂钩,对表现好的,进行红榜表扬,并给予相应积分,以爱心攒积分,以积分换商品;对不遵守村规民约的,进行黑榜通报,共同营造了孝老爱亲、互帮互助、团结邻里、爱护环境卫生、和谐文明的良好乡风。
村里推行了农村居民房前屋后三包(包房前屋后院内卫生清洁、包房前屋后道路整洁、包房前屋后环境绿化)和果园三包(包芒果种植科学规范、包高残高毒农药化肥的禁用、包果园)的清洁卫生的责任制。在全村规定每月1号为卫生保洁日,每户1人参加村组道路、广场、水沟等公共设施的卫生大扫除。
深入挖掘龙井村傣族文化底蕴,积极做好傣族文化传承及挖掘、整理,组建了龙井村傣族舞龙队、歌舞表演队,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认真开展了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傣族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调解委、村两委、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的作用,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抓创建显成效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龙井村一系列的变化。
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年9月通过中央文明委复审,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龙井村于年脱贫出列。
龙井村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泼水节,每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在旅游产业逐步起步的同时,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每年依托泼水节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有教父母学上网的,有为父母购买合适保险的,有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的,有聆听父母往事的。村里评出的好儿女尹发明,数十年如一日,与妻子勤俭持家,辛勤劳动,建盖了新房、购置了家具、电器,给年迈体弱的母亲创造了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随着母亲年纪增大,农活家务活由他和妻子承担,从不让母亲操心。母亲生病住院时,他跑前跑后,看护老人、给老人打水洗脸、端饭喂药,不分昼夜地照料,让老母亲安享晚年。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孝敬老人,善待老人。在他的熏陶下,子女们学会了尊重和关心长辈。在龙井村,像这样孝顺的儿女还有很多。
人居环境也得到大幅提升。村里实行3元至5元垃圾清运费。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的现象不见了。
村民获得感,满足感得到提升,幸福感更强。村民傍晚或到金花广场跳舞,或到亭子里乘凉,拉家常,交流芒果种植经验。在金花广场休息,今年74岁的村民郑玉琼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5个人,种了芒果17亩,今年收入17万元。现在的龙井村路好、水好、社会好、生活好。
记者:何世辉
编辑:和丽勇
校对:张小秋
二审:郭俊燕
终审:罗坪江
本文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