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产区有很多款绿茶,第一梯队的名茶里我觉得碧螺春最难冲泡。碧螺春对泡法的依赖性非常大,冲泡方法不对头的话其品质会打折明显。
我曾经旁观见证过几位茶友把碧螺春泡砸的过程
阿宝曾经在洞庭西山的民宿里用碗泡法泡碧螺春
“哎呀,又完了。”伴随着无奈的摇头,一泡碧螺春的生命断送了。
“你泡的是假冒碧螺春吧,我咋闻不出啥味道啊。”
“第一道水很清澈,像清纯的小姑娘,第二道水突然浑浊,直奔中年油腻大叔而去。第三道水就暮年了。”
第一道水用上投法,而第二道水时茶毫肯定会飘散开来
诸如此类……不禁让人感慨:“碧螺春真难泡啊!”
为何碧螺春难泡呢?
因为她娇嫩,有些小傲娇,一点小任性。从最初的采摘环节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采摘时不能用指甲掐,而是要用指肚轻轻一折,不是拧下来或者捏下来的,而是像剥下来的感觉。
碧螺春芽叶小巧,采摘效率远低于多数其他绿茶。西湖龙井还分明前和雨前,而碧螺春的茶树在清明节之后采摘就立刻变成所谓的低档廉价炒青了。
碧螺春鲜叶摊晾时有类似青苹果的香气
碧螺春的拣剔环节也不能用指甲,否则会导致受伤部位氧化变红,即发酵。杀青环节时,要下手直接在热锅里炒茶,揉捻也不能是用蛮力去搓茶、碾压茶,而是双手间要有弹性的,是一种有力量的抚揉。
这么说吧,碧螺春是绿茶中罕见的还普遍保持全手工制作的茶。相比较而言,西湖龙井绝大多数会用机器来杀青,全手工西湖龙井产量极少,价位跨过1w一斤关口了
刚刚炒好新鲜出炉的碧螺春散发着温柔的奶香
当然,碧螺春也有它不如西湖龙井的痛点,想详细了解的茶友可以点击浏览我五年前的干货文:碧螺春二三事
是故,碧螺春对冲泡苛刻的要求,我们可以理解
泡碧螺春用啥水?
碧螺春性柔,如果让它冲泡不当而失去了温婉优雅的香,那就趋于普通绿茶。所以,要用柔和的水,TDS指标要低于20。当地的洞庭山水是最适宜的,但在苏州以外不容易买到,所以保险起见,可以用怡宝纯净水,既不给茶加分,也不会减分
上投法的秘密
中国绿茶种类太多,多得这辈子不可能穷尽品鉴(也没必要穷尽)。但,仅屈指可数几款绿茶必须使用上投法外,绝大多数量绿茶采用下投法和中投法。
上投法的本质是为了不施加任何外力在茶叶身上。碧螺春小巧娇气,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为主,上投法就是用最温柔的方式唤醒这小小的芽叶。
当然,上投法只能应用于第一道水。上投法状态时出现水分子自己运动的力量,就像一滴墨滴在水里面,水分子的运动会让墨氤氲开来。上投法之前一定要温杯,为了在正式冲泡时茶杯的温度均匀,则茶汤的风味平衡,否则靠近杯壁的部分茶汤相对水凉些,茶汤的整体温暖感降低。温杯后再注水,然后把茶投入杯中。
在茶自然下沉的过程中,记得闻香。重要tips:一定要细品芽叶触碰到水面那一刻散发出来的香气。
水温是关键
第一道水和第二道水要低温,80度左右,一定别超过85度。第三道水可以90度了。如果这款碧螺春耐泡程度高,可以到第四道水,则第四道水度冲泡都可以。总之,水温是渐次提高。
水温是否适度,可以观察茶叶下沉的现象,投茶后茶叶缓慢下沉最好。如果茶叶下沉太迅速,说明温度高了。如果下沉太慢或不下沉,说明温度低了。如果低了,别慌,第二道水适当提高温度。如果高了,即茶被烫伤了,那后面没法挽救了。
所以,第一道水的温度最关键。第一道水的温度过低会使得闻香的体验差。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第一道水的水量少一些,即第一道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