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大村社区位于中和镇正南边,距离乡政府3公里,距离县城15公里。明末清初,中和大村已成为腾冲境内丝绸之路必经地之一,丝绸古道从腾冲县城和顺桥乡进入中和大村,再通过勐蚌勐新向缅甸延伸,由此带来了当时中和大村商业贸易与文化艺术的繁荣,因而,中和大村有“老街子”之称,亦有农村“艺术之乡”的美誉。中和大村的热水溏属于腾冲“八大温泉”之一,融洗浴、疗养、休闲、娱乐、餐饮和科考等为一体。
大村社区辖大村、凤吟、合意、三合、下村等8个自然村户人,全村国土面积37.93平方公里,海拔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包谷等农作物。
据考证,公元多年在大村这片土地上就有人居住;大村大坟坡一墓葬出土文物为公元年。大村形成于明清时期。明朝时,村中仅有朱、杨两姓,清朝时迁入史、柳两姓。居住地主要是郭家巷、史家营、王家巷(现在的李家巷)。由于大村寨子较大,村边坝子统称“大村坝”。
大村社区地处中和镇坝区,村寨以中和坝子为中心依山而立、围坝而居,村庄周围河网密布、鸭鹅成群,远处山峦叠嶂、绿意盎然。龟山位于中和坝子之中,立于龟山之上,可一览火山遗迹--石头山自然景观、中和坝子田园风光,玉带般的缅箐河自北向南从龟山旁流过,行云流水、神奇自然。
缅箐河
村落建筑外形古朴大气,白墙灰瓦,细部精雕细琢,彩绘栩栩如生,有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子。村内建筑无论是选址、朝向、造型和装饰表达着当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筑工艺百年沿袭,烽火相传。村落空间层次丰富、历史街巷格局完整。
汪氏宗堂:“门”字形一正两厢传统民居形式,建筑层数为一层。
护龙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年),位于大村文化中心南侧,面向荷花塘。主体建筑为2层,檐口高5米,座东向西,建筑面积㎡,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青瓦,深红色立柱,建筑造型优美,历史信息完整,是当地村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魁阁: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年),位于大村社区下村龟山。主体建筑为三重檐塔式建筑,檐口高12米,座南向北,建筑面积㎡,是村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龟山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年),位于大村社区下村龟山,主体建筑座南向北。主体建筑为1层,檐口高5米,建筑面积80㎡,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青瓦,深红色立柱,建筑造型优美,是当地村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南岳庙:又名财神庙,始建于光绪15年(公元年),位于老街子,主体建筑为1层,檐口高4米,座北向南,建筑面积72㎡,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青瓦,深红色立柱,建筑造型优美,是当地村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龙井头龙井:位于中和镇大村社区龙井头,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年),与2组龙井互为姊妹井,又名老龙井,占地面积0.34亩,蓄水量约50立方米。老龙井流出的水不仅供应龙井头、大村几百户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还灌溉了几百亩良田。
二组龙井:位于大村社区老街子二组,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年),与龙井头龙井互为姊妹井,又名新龙井。占地0.8亩,蓄水量约立方米,水流清澈温凉。相传,此龙井不能沾染铜器,否则,水就会干涸或浑浊。后来有一新嫁进村的妇女不知此规矩,拿着铜瓢到井里去舀水,水马上就变浑浊了。当地村民认为是把龙吓跑了,就舞龙到老龙井去请龙,至今水不再变浑浊过。
小坝脚古井:位于大村自然村小坝脚,现荷花塘对面,自大村有人居住以来,就一直供大村片区村民引用水,井深5米,井头有井栏,井水清澈见底,沿用至今。
热水塘温泉:腾冲的“八大温泉”之一,位于大村缅箐河边,温度42度,泉眼较多,属低温温泉。
大舜耕田:从洪武年间开始,明朝中央政府在云南实施军屯、民屯制度,数十万南征将士留守云南。之后数十年,又有大量中原移民迁入云南,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极边重镇腾冲,理所当然成为军屯、民屯的目的地。大规模的人员迁移,使腾冲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先进的汉文化,犹如新鲜血液随之流入边地,在腾冲日渐成为主流,其中一些民间小调、舞蹈及小型剧目与腾冲本地的歌舞汇聚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腾冲花灯,《大舜耕田》这一剧目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大舜耕田》,是农村花灯剧中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剧目。至今仍保留了其原始古朴的特色,是研究花灯演变发展的极珍贵的“活化石”。演出道具有娥皇、女英所乘坐的轿子,大舜耕田所用的大象,鱼、河蚌等。内容为大舜怕上任后父亲无人照顾,便拒绝了尧的邀请。于是,尧再次派娥皇、女英两公主亲自去拜访,大舜被尧的诚恳所感动,决定前去会尧。由于他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极好,老百姓依依不舍,不让他离开,他亲自架犁为老百姓耕田,向老百姓作最后告别的故事。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
龟蛇山传说:位于中和南大门的龟蛇山,山奇水秀,风光迤逦。说起龟蛇山的来历,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邓参将奉命巡视滇西各地,一日,从荷花坝派返腾,行至中和镇的平山村,忽见一条大蛇正在追赶一只逃命的乌龟。大乌龟朝着中和西部的玉宝山拼命逃跑,大蛇却紧追不舍。邓参将好奇地自语道:“自古以来只有乌龟撵蛇,今日却见蛇撵乌龟,真是怪事!”他抬头再往西方一看,只见中和西部的那座罗汉椅的玉宝山,祥光映照,紫气腾腾,山前摆好的香案上,香火燃得正旺,香烟袅袅;三品圆饭一字摆齐。参将屈指一算:“啊呀,不好。只待三声号炮响,归(龟)臣一到,反王就要出世了!”“哼,”参将冷笑一声,“好一穴反王之地,待我先将你破了,看你反王怎样出世?”参将回头见大蛇快要追上乌龟了,连忙挥起打神鞭在大蛇腰上连抽三鞭,大蛇躺下不动了。乌龟回头见大蛇不能再追它,准备停下来喘息一下,再回到玉宝山去。就在它刚一回头的刹那间,参将又用定身法把它定住了。接着,参将用神鞭在龟蛇之间划线成河,把龟蛇隔在一河两岸,又将三品圆饭化作三座小土丘,最后,再用神鞭朝玉宝山一捋,玉宝山的祥光瑞气、香烟顿时就消失了,参将见此穴反王之地已破,径自打马回腾。
大村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手工刺绣文化图案,色彩艳丽、形象活泼、栩栩如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温馨浪漫,具有很强的民俗气息,适应不同的文化审美需求,创造出独特的大村刺绣品牌。
村边农田
荷花池
山水田村和谐共生
街巷空间
传统建筑分布
护龙寺
魁阁
龟山寺
民居
历史环境要素分布
龙井头龙井
二组龙井
小坝脚古井
热水塘温泉
老东沟
荷花池
沙登沟分水板
石雕
银杏树
李富春(大舜耕田传承人)
龟蛇山传说
九狮还乡
耍龙灯
舞狮
中和神马
刺绣
反恐怖主义法知识竞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还有多元的红包没人领取,快点下面的图片参加吧!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投稿邮箱:wx
bsxw.cnen
管理员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