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延边的伟大实践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945948.html

朴龙云张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党在延边建立党组织93周年。

翻开中国共产党在延边93年的历史,你会看到,党在延边建立、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早在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就从上海和苏俄远东传入延边地区。百年薪火相传,中国共产党带领延边各族人民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延边是一方红色热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年初,刚刚成立3个月的中共满洲省(临)委,就派共产党员周东郊到延边“相机建党”。同年3月,北京香山慈幼院师范班毕业生刘建章、赵志刚、曹振家、谢采屏、程贵珍(女)、伊福海、姚茂才、李德保、赵启刚、贺锡光、白泉泰等11名共产党员和郝全、王德山、王增全(王保益)等6名共青团员来到延边,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

年8月,经中共满洲省(临)委批准,中国共产党延边区委在龙井村(今龙井市)《民声报》社成立,从此开辟了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纪元。在抗日战争中,中共延边党组织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等抗日武装,转战东满、南满、吉东等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涌现出童长荣、魏拯民、王德泰、陈翰章、金顺德、崔哲宽、安顺花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派雍文涛、孔原、刘俊秀、朱德海、邓克明、关选庭(俊彦)等30余名延安干部来到延边,为延边建党、建军、建政,贯彻少数民族政策,带领各族人民建设巩固的东满根据地、支援前线做出了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把延边各族儿女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延边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人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心骨、领路人。

党组织在延边地区一经成立,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延边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党在延边地区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既是一部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抵御外侮、不屈斗争史,也是一部延边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史。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的夫人,延边抗联老战士金伯文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年在北京去世前留下遗言:我一生追随共产党不后悔,一生信仰共产主义不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年9月3日,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年4月经国务院标准,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2月21日,召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大会)。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成立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政府,选举朱德海为第一届人民政府主席。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坚强基石。朱德海在全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延边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一定要按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设新延边。”朱德海、金时龙、崔竹松、李玉今、王纯文等一批优秀共产党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延边的拓荒者、领头雁。

朱德海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坚定践行者。他在延边任州委书记、州长17年间,为延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规划了一系列治理江河、引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蓝图。他提出的“头戴帽子,腰扎带子,脚穿鞋子”的治理江河、山川的措施,受到了年来延边视察的周恩来总理的称赞。他领导的元峰一、二期工程,古洞河引水工程,百草沟、哈达门拦河坝工程,海兰江河道垂直工程和布尔哈通河防洪工程,安图、龙山水库工程等都相继竣工。

海兰江畔的万亩水田是朝鲜族群众种植水稻的重点地区,为了扩大水田面积、解决延边各族人民吃大米的生活要求,朱德海提出了把第二松花江支流——古洞河水引入海兰江的“西水东调”的设想。工程于年9月18日竣工后,汩汩的古洞河水调头穿过桦集岭,经蜂蜜河流入海兰江,不仅解决了海兰江流域公顷水田的缺水问题,而且还把公顷旱田改成了水田。

龙井市东盛涌镇英城村党支部书记金时龙,是二十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延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明星”。他按照党的政策,紧紧抓住农民的根本——土地问题,大胆摸索实践,带领群众,超前发展,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成立了延边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和延边第一个人民公社,创办了黎明农民大学。先后27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人民日报》称为“优秀的农村干部,忠诚的共产党员”。

延吉市新丰村党支部书记、农民水稻专家崔竹松研究一整套水稻增产的先进经验,4次荣获国务院“丰产奖”。被时任副总理的谭震林誉为:“在我国有两位著名的农民水稻专家,这就是南陈(陈永康)北崔(崔竹松)。”崔竹松研究出的战胜水稻低温冷害的措施,一直延续到现在仍然采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学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年,周恩来总理来延边视察时,称赞了崔竹松水稻大面积丰产的经验。

延边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豪情万丈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脍炙人口的歌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就是延边各族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表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时任州委书记赵南起带领州委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延边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积极推行农村改革,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工作方针,推动延边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使农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他提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并重的经济发展新思路,主张大力发展工业,建立与青岛等城市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组织筹建了一批效益高、影响广的企业,推动延边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年11月,邓小平同吉林省主要领导同志谈话时就指出:吉林的延边是朝鲜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朝鲜族自治州,战略地位很重要,那里的经济应该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年8月13日,邓小平视察延边。为延边题词:“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小平同志的题词如春风送暖,为延边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小平同志题词发表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浪潮迅速在4.33万平方公里的延边大地上兴起。

九十年代初,时任州委书记张德江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题词”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大胆解放思想,加快延边改革开放步伐。确定了“举起一面旗帜(建设全国模范自治州),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突出一个重点(珲春及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加强两个基础(党的建设和民族团结),努力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建设成全国模范自治州。”

全州上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州委从延边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出发,抓住国家实行沿边开放政策和联合国   张德江主政延边期间,更是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全州形成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年9月,延边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州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视为全州人民的最高利益,作为全州最大的政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党的十九大以来,延边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呈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和睦、边防稳固的新局面。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回首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盘点取得的每一页辉煌,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心怀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延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党组织在延边建立93年来,团结和带领延边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勠力拼搏,一仗连着一仗打,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面建设延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全州17.7万共产党员使命在肩、初心不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朴龙云:中共延边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鸿:中共延边州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原文刊载于年7月2日《延边日报》第五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tq/101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