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巨著
其叙事年代无从考据
从事物相关描写中
可一窥清代官宦世家的生活百态
据统计《红楼梦》全书有余处写到茶字
文中提到茶名、茶具
立体展现王侯之家的饮茶艺术
《红楼梦》第五回
千红一窟
出处: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用千红一窟招待,并介绍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
一窟,就是一哭
李贺诗说“芙蓉泣露”,露是鲜花灵叶的泪水,而林黛玉绛珠仙草转世,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一杯茶为整部书的悲剧结果作了铺垫
如果您想喝,抱歉没有……
《红楼梦》第八回
——枫露茶
出处:第八回中,(贾宝玉)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
曹公对枫露茶作出解释:“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彀,沁芳之泉,枫露之茗。”
很明显,这款茶只存在小说里
枫露茶是推进红楼故事进展之物
在故事中茜雪因为把枫露茶给了李嬷嬷,贾宝玉摆起来富家公子的谱,怒气冲冲摔碎茶杯,惹得贾母大怒把茜雪撵出去。
“茜雪”事件,看起来只是小插曲,但将贾府大大小小的人形象展现一遍,比如心善纯良的袭人,倚老卖老的李嬷嬷,纵容护短的贾母……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暹罗茶
出处: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茶叶,说是暹罗进贡的茶叶,薛宝钗说这种茶“味道青,只是颜色不大好些”
暹罗,是泰国的古称
暹罗也是产茶古国,不过暹罗制茶工艺简单,将三四叶之嫩芽连茶梗摘下,一手握满茶叶后用竹丝捆紧,名为“一干”。
每干鲜叶蒸二小时,冷却后放到篮中或竹桶中压紧,放一个月后就可以食用,能保藏一年不坏。
至于“味道轻”、“颜色不好”,恰是蒸青绿茶特点。
与清代流行的炒青绿茶比较,蒸青绿茶色泽深绿,味道鲜爽,而炒青绿茶颜色绿润,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总的来说各有优点缺点。
暹罗与清朝远隔万里
若不是鼎食钟鸣之家的贵公子,谁能了解暹罗茶的色香味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六安茶
出处:第四十一回,贾母到栊翠庵后,妙玉为贾母一行烹了茶,捧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奉于贾母,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着解释:“知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出自安徽六安一带,在清代为皇室贡茶
最著名的为瓜片、毛尖、雀舌,明人屠隆说:六安品亦精,入药最效,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对于《红楼梦》这一段,有人解读为:六安茶不如老君眉
说法是不恰当的
最起码说这话的人,不懂六安茶
绿茶是不发酵,本性寒
六安茶能消垢腻,去积滞,却不适合脾胃虚弱的老年人饮用。贾母是七老八十的耄耋老人,更不适合饮用六安茶,而老君眉味轻且甘甜,正对贾母的胃口。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老君眉
出处:同上
关于老君眉有两种说法,一是洞庭湖君山银针,二是福建武夷的名枞
无论哪种都不是绿茶
君山银针是黄茶,武夷名枞是乌龙茶
茶性不如六安茶凉刻,味轻且甘甜,适合老年人饮用
妙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杏仁茶
出处:第四十一回,元宵佳节之后,贾母腹中饥饿,凤姐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说我想吃些清淡的,凤姐说还有杏仁茶。
杏仁茶,实际是一种饮品
清初朱彝尊《食宪鸿秘》中写道:“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
不知前几年流行的杏仁露、核桃乳
是否借鉴杏仁茶的创意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女儿茶
出处: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领着一群管事查夜,宝玉因吃了面怕停住食就没睡,林之孝家的建议泡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说已经“泡了一大缸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
图片来源网络
女儿茶,是普洱一种
女儿茶是由当地少女精采的茶菁制作而成的茶叶
中医认为普洱茶“解牛羊肉毒”,满蒙贵族对其尤其喜爱,末代皇帝溥仪曾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
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得两吨多茶叶,其中保存完好的普洱团茶、女儿茶、金瓜贡茶、普洱茶膏。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龙井茶
出处:第八十二回,宝玉读书回来,急急忙忙去潇湘馆见林黛玉。黛玉微微一笑,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里头”。
龙井茶,就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在明代已跻身顶尖名茶之列依采摘时间不同,西湖龙井分为明前、雨前、雀舌、硬片等类,狮峰龙井最为出色。
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香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
了解更多茶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