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等一季春茶,西湖龙井总是让人惦念。
“狮、龙、云、虎、梅”个中滋味如何?全手工与半手工西湖龙井如何区分品鉴?绿茶该如何保存?
今天,就跟着大师讲堂再来学习一下西湖龙井的知识吧~
大师
第三十四期
讲堂
西湖龙井全手工炒制“十大手法”全程演示
“狮龙云虎梅”核心产区茶叶滋味尽尝
全手工与半手工西湖龙井区分品鉴
本期大师讲堂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开讲。金建公茶文化大师工作室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体验课程,令在场学员不仅大饱眼福,更大饱了口福。
大师简介
金建公
·文博馆员
·杭州市第二届特色行业“能工巧匠”
曾在央视“综艺大观”演播厅实况转播西湖龙井茶“十大手法”炒制表演
G20期间接待外国元首,呈现复原“宋代点茶”
创办茶学堂,推出“六大茶类”品鉴体验课程
金建公茶文化体验大师工作室
年被认定为双西景区区级大师工作室,现有成员5人,在领衔人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开展一系列西湖龙井茶手工炒至传帮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十大手法
金建公与徒弟同台全手工炒制西湖龙井茶,手法精湛,茶香四溢。
现场学员亲身体验炒茶技艺
现场讲解、演示西湖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抓、抖、搭、拓、捺、甩、推、扣、压、磨”。
茶香四溢
每种手法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精深奥妙。炒制过程中,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灵活地变换手法,调节手炒的力量,茶叶鲜叶才能“走水”得当,达到“香郁、味甘、形美”的状态。
金大师说:“来的路要清楚,去的方向才明确,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全手工制茶与机械制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熟练掌握全手工制茶的原理和核心秘密,在应用机械制茶过程中,茶叶才有可能做好,品质才有可能实现提升。”
把“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传承好,全手工制茶技艺目前已成为传统茶文化工匠精神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表现。
龙井品鉴
从左至右依次是翁、梅、龙、狮、云
从左至右依次是龙井半手、中茶、五云山43号、翁家山半手、翁家山全手
现场的学员除了可以体验炒茶,还能品鉴这个春天最美的味道,进行全手工茶与半手工茶品鉴。
“狮、龙、云、虎、梅”,一口气尝遍核心产区的茶叶,直观感受到了全手工茶与半手工茶的滋味,同时也体会和感悟了手工匠人的技艺成果。
西湖龙井茶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传统的手工炒茶工艺也已成为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湖龙井茶炒制工艺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的茶文化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挖掘、保护与弘扬。
绿茶保存
绿茶闻有浓味茶香、品有滋味甘醇、观有鲜绿明亮,深受茶友的喜爱。
但茶叶本身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与异味,若储存方式不当,便会失去原有风味,所以掌握茶叶贮存方式保证茶叶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引起茶叶劣变有哪些?
温度:温度过高容易使得茶叶中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会被分解破坏,使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湿度:绿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经过干燥之后,由于干茶水分较低,加上茶叶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得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存放时,环境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就会因吸潮而发作霉斑,进而酸化变质,这种情况,尤其是阴雨季节,更为明显。
光线:阳光会加速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使绿茶茶叶质量下降。
氧气:绿茶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的绿茶茶叶汤色容易变红、变深,营养价值也会降低。
异味:绿茶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容易吸收异味。
预防茶叶劣变小方法
根据贮存茶叶的关键,小编给您推荐以下几种家中存茶的小方法:
冰箱冷藏法:冰箱存放绿茶,是比较普遍的家庭存茶方法之一,但需要注意:
1.冰箱内杂七杂八的东西会很多,为防止茶叶变成冰箱的“除臭剂”,在茶叶放入冰箱前要密封包装(包装材料最好用铝箔复合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冰箱内划分一块区域用来存放茶叶,这是最好的。
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绿茶,不要立即打开,要等温度降低到常温的时候再打开,否则就容易吸潮,加快氧化。
罐装贮茶法:可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罐,装有茶叶的金属罐置于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光直射、有异味、潮湿、有热源的地方。
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最好选有封口且为装食品用之塑料袋,材料选用密度高的较好,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装人茶后袋中空气应尽量挤出,如能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向套上则更佳,透明塑料袋装茶后不易照射阳光,以铝箔袋装茶原理与塑料袋类同。
如有大批量茶叶需要存放,尽量建立专业存茶仓库,或者将茶存入商家专业仓库。
来源:杭州植物园杭州湖畔居文字: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湖畔居图片:俞遵义黄芳晨张鹏翀视频:黄芳晨编辑:黄芳晨卢怀秀范雨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