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香开静时(注1),护七(注2)例(注3)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注4)。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注5),知识(注6)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清·《虚云和尚全集》卷七
《虚云和尚年谱》37之虚云德清禅师年语
注释
1〔六枝香开静时〕禅门打坐以燃香来计算时间,故又称“坐香”。开静指停止坐禅,此处指第六枝香结束时。
2〔护七〕禅七期间护持大众用功者。
3〔例〕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
4此述虚云长老早年修行公案。长老四十三岁时为报亲恩,三步一拜朝礼五台,为时三年,历尽艰辛。途中长老渡黄河,值遇大雪,困于路旁茅棚数日,被一乞丐救度(日后方知为文殊菩萨化身)。当时乞丐煮粥,指锅中水问“是甚么”,长老不能答。
5〔顺摄逆摄〕顺摄即摄取纳受,逆摄即折伏摧破。
6〔知识〕善知识。
提要
此述虚云长老开悟公案。长老五十六岁那年赴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过江时失足堕水,浮沉一昼夜后方被渔人救起。苏醒后诸孔流血,数日后带病赴高旻寺。因不言堕水大病之事而拒任职事,被视为轻慢大众而打香板。当时长老顺受不语,病情加剧,以死为待。
虚云德清禅师小传
虚云德清禅师,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为近代以来以一身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十九岁,于褔建鼓山涌泉寺依常开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莲禅师受具足戒。其后,四处行脚名山,参访学道,行踪遍及四川、西康、西藏、印度、锡兰、缅甸等地。四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备受饥寒,三次大病,奄奄待毙,皆蒙文殊菩萨感应相救,终拜抵五台显通寺。
五十六岁,在江苏高旻寺,因沸水溅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顿断疑根,彻悟本来。六十一岁尝随清末两宫西幸,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事毕即潜隐终南山,更名虚云,号幻游。后往槟榔屿、马六甲、吉隆坡、台湾等地讲经弘化。六十八岁于泰国讲经时,曾入定九日,轰动泰京。其后曾为护国祝圣禅寺入京请藏。亦曾说服滇军协统李根源,消弭逐僧毁寺之祸。并调停汉藏纠纷,招抚盗匪,为民除去战祸。在滇中阐教十八年。九十岁始离滇返鼓山任住持。
一百零九岁时在香港弘法。后因怀抱护教救僧悲愿,乃于次年返回大陆。公元年,禅师一百一十二岁,遇云门事件。晚年驻锡江西云居山,重振真如道场。年秋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综其一生,凡净、苦、孝、忍、定、舍、悲、异、方便、无畏、不放逸诸行,无不奉持。因叹宗风沦坠,道场废圯,律教无闻,乃发愿振兴十方丛林,重建古刹。其所兴复之道场有云南华亭寺(云栖)、鸡足祝圣禅寺、曹溪南华丛林、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曲江云门禅寺、江西云居真如禅寺等八十余处。每处皆于竣工时,觅一住持任之,然后悄然退隐。长老所撰《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书,保存无多,今仅存法语、开示、书问、诗歌等文字,后人编为《虚云和尚法汇》一书。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禅林chanlin
禅宗智慧的传播者
chanlinorg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
苹果版
安卓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