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进的是一个光绪年间的古村落,广西贺州龙井村。这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古民居,通过游览一圈我发现,这个村子很有历史研究价值,是当时建造风格的巅峰体现。首先进入村子的是一个牌坊,这个门楼第一印象看有画,有龙。它是由三层的琉璃瓦,呈梯形构成。牌坊最顶层是双龙戏珠,两条龙和一个珠。此外上面的字画和浮雕分别是“松”、“竹”、“梅”、“鹤”、“鹿”,代表着岁寒三友,以及寄意:“福禄寿”。两旁有一副繁体字对联,写着“旭日重光龙献宝,升楼更彩井呈才”,原是光绪年间禀生张肇童所写。在门楼旁边我发现了用来磨米粉和米浆的石磨。我们小时候家里也有这种工具,它是由大理石雕刻打磨而成。现在很多肠粉浆就是用这种磨成的。街道是用方形大理石和鹅卵石铺成,几经岁月侵蚀,现在还是完整的保存着。两旁的建筑,建筑材料是用青砖。青砖特殊的制造过程,可以很好的保存下来。这是这个古村的正门入口处,上面写着龙井,是由张廷辅题写的。附着一副对联,写着:“龙潜自有风云会,井沸能征晴雨时”。这个村子由很多巷子组成,其中每个巷子都对应有一个门口。此外封建社会实行宵禁,就是晚上就不会外出,所以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子,院子设立一个门口。即巷子入口有门,家里院子也有院门。这种房子安全性很高。
关了门就生活在自己的小家里,图上的普通家庭的天井,目前还种着绿植。
这座二开间二进的房子是这个古民居中最为典型的,首进墙上写着字画,刻着浮雕,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还是没有褪色多少。同时它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房梁上刻有龙凤等。这棵是雅榕,树龄年,很大,比这个村子的年代还久远。现在已经保护起来。旁边有一棵年树龄的细叶榕。
这个村庄极具历史研究价值,清朝更是达到了传统建筑的高峰,通过参看这里的民房,大概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我见过近代普通红砖建筑的房子,论工艺和技艺是无法和这个村子相比的,可见当时这个村子人民很富足。
岑裕官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xw/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