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绿茶春茶陆续上新之际,绿茶尝鲜一定要懂得如何冲泡。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何冲泡好喝的春茶。
冲泡技巧以玻璃杯为例:
1.水温:一般推荐80℃至85℃,具体温度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壶容量(1-2L)可烧开后静置1~2分钟。
2.注水:采用吊水方式沿杯壁注水,要避免直接冲击茶叶。
3.茶水比:一般1:50,即1g的茶叶50ml的水,平时使用的玻璃杯一般是ml即只需3g的茶叶。
4.出汤时间:第一泡只需浸泡30s到60s左右,茶汤剩余1/3的时候注水,第二泡时间稍加延长,浸泡40s到90s,之后时间根据茶汤浓度延长。
早在明代张源所著的《茶录》中就提到: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
先茶后汤,曰下投;
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
先汤后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
夏上投,冬下投。”
一.上投法
“上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满七分适温的水,再进行投茶,要记住绿茶需要用85℃的水温,嫩度越好的绿茶所要求的水温越低。上投法需静待茶叶缓缓下沉,可以观察到鲜嫩的芽叶在杯中舒展,欣赏其上下浮沉和游动的“绿茶舞”。
上投法多适用于茶形细嫩的名优绿茶,一般具有全是芽头或满身披毫的特点,如特级碧螺春、雀舌、信阳毛尖等细嫩炒青,以及特级黄山毛峰等细嫩烘青。
方法:
置入适量适温的开水后,投入3-5克绿茶茶叶,静待绿茶茶叶下沉。绿茶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欣赏绿茶茶叶起浮及舒展的过程,待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饮。
二.中投法
“中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入三分适宜温度的水,然后投茶,轻轻转动杯中茶,以使茶叶浸润,待其慢慢舒展,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满。中投法可以彻底降低水温,避免茶的苦涩,而且茶叶在水中的浮动姿态也是最为持久的。
适宜用中投法的茶叶,如六安瓜片、云雾茶、竹叶青茶、紫阳毛尖、汉中仙毫、雀舌等。
方法:
1)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ml),先置入适温开水约三分之一,投入3-5克绿茶茶叶,静待绿茶茶叶慢慢舒展;
2)待绿茶茶叶舒展后,加满开水;3)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饮用。
三.下投法
“下投”指的是先投入适量茶叶,再沿着杯壁注入适温的水至七分满,使用玻璃杯或瓷盖碗都可以徐徐摇动以使茶叶完全濡湿,静待其自然舒展。
茶形较松或细嫩度较低的一般绿茶均适用此法,如太平猴魁、龙井茶。
方法:
1)投入适量茶叶,加入少许适温开水;
2)拿起冲泡的玻璃杯,徐徐摇动使茶叶完全濡湿,并让茶叶自然舒展;
3)待茶叶稍为舒展后,加入九分满开水,等待茶叶溶出茶汤,使茶叶溶出的茶汤更平均后即可饮用。
无论使用哪一种投茶法,所冲泡的茶水都应在3至5分钟内品完,或先将茶水倒至公道杯、品茗杯中,防止茶叶过度浸泡。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
本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并就有关事项声明如下:
所有转载内容均表明来源,如经查核未能发现出处者则表明“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创作者及时联系我们(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