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班潘嘉宸、赵婉清、程麒舟、祝子晏同学,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满觉陇村西湖龙井炒茶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小军大师的工作室,拜访了唐小军大师,展开了一场品茶论道之旅。
唐大师一身唐装,精气神十足,在工作室门口热情迎接了同学们。只见他的工作室摆放了各类荣誉证书,不禁让大家肃然起敬。据唐大师介绍,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在满觉陇村种茶,他对龙井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谓采茶不易,制茶更难。用心炒好茶、坚持手工炒制是唐大师一直坚持的宗旨。炒一斤干茶,机器炒制只要1小时,而用手工炒制则需8小时。手工炒制的茶幽香绵长,用机器炒制的茶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想达到茶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离不开独特而精湛的手工炒制工艺。
炒制一斤西湖龙井一般需要4斤半青叶,青叶采摘回来后,要经过摊放、杀青、分筛、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才能制出地道的手工西湖龙井。在茶叶炒制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奇妙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只有通过专业的经验判断,才能保留老底子龙井茶独有的味道。
唐大师为同学们泡茶,并说道:“你们是不是听说,西湖龙井三泡后就没味道了,今天尝尝我的茶,究竟能泡几次?”只见唐大师提起水壶贴着杯壁倒水,这时赵婉清同学问道:“唐大师,大家看到电视上泡茶的时候,都是将壶提的老高,水是从高空冲落到杯中的呀?”唐大师笑道:“真正好的手工炒制茶,无需通过压力实现茶香的迸发,只需将沸水轻轻流入杯中即可。来,你们闻闻,香不香?”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评论道:“真香啊!”祝子晏同学还高声说道:“咦?怎么闻到了毛豆的味道,似乎还带点蟹味”!唐大师哈哈大笑,夸赞她形容得非常生动,毛豆味和蟹味不就是植物和海鲜的清香和鲜美!看来同学们品尝出了手工炒制龙井茶真正的味道。
一次又一次的冲泡,直至第十二泡,茶汤虽然清淡了,但是茶香却久久弥留且更加甘甜。潘嘉宸同学觉得手工炒制的龙井茶每一泡的味道都不同,感叹原来龙井茶也似有“前调”、“中调”和“尾调”之分啊。历经十几泡后的茶叶,从杯中取出后,仍旧叶片坚挺,像刚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似的,令人啧啧称奇。
经过这次与唐大师的“亲密”接触,同学们发现原来对龙井茶还有许多误解,比如很多人原以为喝茶会使肠胃不适,或者喝茶后会难以入眠,其实这都与茶叶的加工工艺没有做到位有关。唐大师介绍说,好茶不仅能帮助调理我们的肠胃,还能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真是闻所未闻的“秘密”。
品茶后,同学们还来到了茶山上,领略春日茶园美景,体验亲自采茶之乐。
此次拜访唐小军大师,使同学们真正看到坚持一辈子做一件事的不易,真正感受到了平凡、务实、伟大的匠人精神!确实,一旦选择做一件事,就必须全心投入其中,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活动感想
潘嘉宸:今天拜访了唐大师使我受益匪浅,原来制茶工艺如此复杂,不得不说手工炒制的龙井茶真的好喝。这次活动,让我从做茶、品茶中也悟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茶味先苦后甜,就像人生一样,必须经过拼搏才能得到成果,要吃得起苦才能尝到成功的甜。潘嘉宸爸爸:
非常感谢学校组织这次宗文亲子“寻宝”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孩子结伴,在春天里寻找美好。今天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们也学到了不少有关手工炒制龙井茶的学问,龙井茶特有的生长环境和地道的制作工艺,造就了龙井茶馥郁清新的真味。匠人匠心,至诚至精。
赵婉清:
今天来到唐大师的工作室,品尝了美味的手工炒制龙井茶,比我爷爷和爸爸平日里喝的浓茶美味百倍。原来一片小小的茶叶,深藏着那么多的奥秘与可能。唐大师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令我感动。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学会静心沉淀与勇敢坚持,相信成功会越来越近。
赵婉清妈妈:
在我看来,茶道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一种人生道理。茶的一生也像人生一样,必须经过很多的荆棘与曲折,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茶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用平和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提升自己的修养。面对困苦与艰难,用淡定、宁和的心态对待之,相信孩子们今天也有所感悟。
程麒舟:
今天的活动,我感触良多。颗颗叶片卧底后,饮之唇齿留香,难得与小伙伴一起品茶香、品茶味、论茶道,回味无穷,让我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更多的亲子活动。
程麒舟妈妈:
“茶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这次活动的最大感受。春日盎然的周末,陪着孩子出来走走,拜访名家,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心情好、收获多。
祝子晏:
今天活动中,我形容龙井茶中藏有毛豆味和蟹味,这份记忆估计终身难忘。今天领略了龙井茶中的“极品”,看来凡事都能做到更好、最好,追求极致的过程也是进步成长的过程。以后在学习中,我也要加倍努力。
祝子晏妈妈:
很开心能与班里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这次的亲子活动。感谢像唐大师这样一批潜心制茶的传承者们,让我们今天还能喝到如此正宗的龙井茶。希望孩子们在品茶论道之时,真正领悟用心与坚持的意义。
活动策划
队长:潘嘉宸
队员:赵婉清、程麒舟、祝子晏
家长:潘嘉宸爸爸妈妈、赵婉清妈妈、程麒舟妈妈、祝子晏妈妈
拍摄:潘嘉宸爸爸、赵婉清妈妈
活动策划指导:潘嘉宸妈妈
美编
李金娜
初审
彭琼霞
终审
陈积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