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有喜却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旧。
龙井,是茶名,是地名,也是泉名
龙井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西南面。自年建村以来,龙井村走过了三百五十多个春秋。龙井村有龙井泉,龙井泉旁龙井茶。
龙井村
与海相同,其中有龙,故叫龙井。
传说龙井泉水川流不息,又清又香,像是龙赐的水。乡亲们用石头雕刻一个龙头置于泉口,让泉水从龙口喷出,永不停流。后来一位风水先生路过此泉,饮其泉水,觉得很神奇,于是村民在此筑井,此井就命名为龙井。
龙井位于村南路边,拾级而下,古井呈六边形,井口很低,伸手能触摸到清澈的井水。井口旁长满了青苔,村民用上自来水后,古井成为村妇浣衣处。俯视古井,有一股古老的气息从井中扑面而来,令人感慨万千。
龙井
龙在龙井村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村名以龙井定名后,村民在村子的东南方建起了一座龙庙,把龙奉为神明供拜。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村民要请龙公出庙到村东边的龙公湾田塘溪游龙水,场面十分隆重,岁岁年年,龙井村人延续着对龙的崇拜,传承不变。
龙井问茶
西湖龙井,名扬四海
西湖龙井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胡公庙8棵御茶
西湖龙井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
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龙井茶产区
西湖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算是日常饮用的茶,市场上多见,销量也大。夏季,秋季也偶有采摘,不过大多用于茶饮料,很少会有人拿来清饮。
选购西湖龙井茶要从茶形,茶香、茶色以及干燥程度等方面去评价。
观其形
正宗西湖龙井茶叶,扁形,紧实,叶细嫩,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3厘米以下;外形不太整齐,尤其是群体种。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骨轻飘,筋脉显露,色泽枯黄,表明质量低次。正宗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到粗糙。
闻香郁
正宗西湖龙井有独特的花香,栗香和豆香混合成馥郁的香气,无论是闻到还是喝到的香味,都体现一个字“醇”。其它产区龙井,香气较平淡,多有青草味。
观其色
正宗西湖龙井,干茶颜色黄绿,高档狮峰龙井糙米色有亮光;而且黄,绿两色天然浑成,而不是所谓绿茶的绿色。其它产区龙井,干茶色泽鲜绿或过黄,汤色蜜绿明亮或浑浊。市面上出售的假冒伪劣龙井,大多数是嫩绿色,这一般是其它种类的茶叶冒充的。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在为了提高茶叶的绿色,在茶叶中添加了色素,这样的龙井茶多是绿色的。
干燥度
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捻即成粉末,则干燥足够;若为小碎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一片叶子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一双手,搭拓抖甩推,抓扣捺磨压,是艰辛亦是乐趣。传承百年,龙井问茶。
还想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