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小课堂
1.唐诗中说“春寒赐浴华清池”,华清池在春寒料峭之时也可以沐浴吗?
2.古人说有人当官走的是“终南捷径”,终南捷径在哪儿?
3.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是指汉武帝修建了颐和园的昆明湖吗?
4.我们常说龙井茶,龙井是一口井吗?
5.“三孔”指的是孔子家族的三位名人吗?
唐诗中说“春寒赐浴华清池”,华清池在春寒料峭之时也可以沐浴吗?
华清池是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它既是一处名胜古迹,也是一处温泉圣地。这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周幽王就曾在此地建立骊(lí)宫,秦始皇时建造了宫室,名为“骊山汤”。到了唐朝,唐太宗和唐玄宗两次大肆扩建,改名“华清池”,规模浩大,富丽堂皇。人们说在华清池洗个澡,能“冬走十里不冷,夏走十里不热”,称它为“神泉”。
华清池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而流传千古,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是飞霜殿,这里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天宝年间,为了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把骊山旁边的华清温泉大加扩充,改为华清宫。白居易的《长恨
歌》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恩爱的那段日子。没想到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的爆发,叛军以诛杀杨国忠为名,一直打到潼关,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出逃。逃到马嵬(wéi)坡时,随行的军士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被逼之下只好赐杨贵妃自缢,可怜的她最终成为了悲剧的政治牺牲品。
古人说有人当官走的是“终南捷径”,终南捷径在哪儿?
终南山又称中南山、南山,一般指秦岭山脉中段陕西境内,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古时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在这里传授了著名的《道德经》。自此以后,常会有修道之人在终南山隐居。
“终南捷径”便是有关在终南山隐居的一则有趣的典故。唐朝初年,有个叫卢藏用的人寒窗苦读后得中进士,但朝廷并没有马上封他为官。他看到有的士人隐居深山后,不但名声未损,反而身价倍增,受到社会上下的热捧和礼遇,名利双收。于是他就故意跑到终南山隐居,实际上是为了引起朝廷的注意,以达到其做官的目的。卢藏用这一招果然很灵,后来女皇武则天听到本朝居然有个进士躲在终南山隐居,赶紧命人去请他出山,给他封了个“谏议大夫”的美职。因为这个官职常随皇帝的车驾而行,所以当时人便讥笑称他为“随驾隐士”。
后来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是当时著名的道士,他奉召(zhào)拜见唐玄宗后,准备回山隐居,正好遇见已经做官的卢藏用。卢藏用抬手指着南面的终南山感叹:“这里面有的是隐居的好地方啊。”
司马承祯却回答说:“依我看来,这里面都只是寻求当官的捷径。”
卢藏用闻言大为羞愧。自此以后人们便用“终南捷径”一词借指求官的最方便的门路,或者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了。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是指汉武帝修建了颐和园的昆明湖吗?
历史上汉武帝操练水军的昆明池位于长安西南郊,与北京的颐和园昆明湖并不是一个地方。
汉武帝在位时期,北逐匈奴,开通西域,建立了宏图霸业。但是地处西南地区的昆明诸国一直不归服汉朝,昆明国还阻止周围小国向汉朝进贡,同时这些国家还阻断了汉朝通向古印度的道路。汉武帝决定征讨昆明国,但是这一地区的士兵擅长水战,这对于汉朝以陆战为主的军队是一个极大挑战。为了训练士兵水战能力,汉武帝在上林苑里修建了昆明池来操练水兵。诗人杜甫曾经在诗中写道:“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昆明池水域面积很大,一直到了唐朝时由于各种原因才干涸。
北京颐和园中的湖泊也叫昆明湖,其实它和汉武帝开凿的昆明池有着不解之缘。清朝乾隆皇帝兴建颐和园,将里面的天然湖泊开拓成现在的规模。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古今少有,堪比秦皇汉武,联想到汉武帝当年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所以把园内湖泊命名为昆明池。光绪皇帝后来也曾在昆明池训练水师,年轻的光绪帝还写下“水战原非陆战同,昆明缅想汉时功”的诗句。
颐和园的昆明湖北倚万寿山,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昆明湖上有著名的十七孔桥,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仿造卢沟桥,桥上每个石栏柱顶部还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十分精致、雄伟和美观。
我们常说龙井茶,龙井是一口井吗?
龙井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龙井本身确实是一口井,就是龙井泉,同时龙井也是一个村子的名字。据说用龙井泉水泡的龙井茶才算正宗。
龙井茶属于绿茶,主要产于浙江省中部一带,分为西湖、钱塘、越州三个产区。其中杭州西湖产区所出的西湖龙井最为著名。
龙井泉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龙井原名龙泓(hóng),传说晋代丹道大师葛洪曾在此处炼丹。龙井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干,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此称之为龙井。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铁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
龙井村被称为“茶乡第一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这里四面群山环抱,村内拥有近八百亩的高山茶园,村子特殊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几百年过去了,现在的龙井村在科技的发展和茶农世世代代的努力和辛勤培育下,茶叶产量不断增加,品质日益改进,龙井茶也走出国门,享誉海外。
“三孔”指的是孔子家族的三位名人吗?
同学们,“三孔”指的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可不是孔子家族的三位名人哦。孔庙是中国最大的孔子祭祀庙宇,孔府是孔子直系后裔居住的府邸,而孔林则是孔子及其后裔子孙的墓葬群。
孔庙与紫禁城、岱庙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经两千四百余年而祭祀不绝,是中国渊源最古老、历史最漫长的一组建筑物。由于历代统治者尊崇孔子,千余年来不断增建三孔建筑,使得三孔建筑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完整。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墓,并封孔子的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来历代君王不断加封,到了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了独立的衍圣公府,也就是后来的孔府啦。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zú)于鲁哀公十六年前四月乙丑,葬于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了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的古树已经达到了上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孔林里大量的碑刻、丰富的植物,都是十分珍贵的遗存。
“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它们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而著称。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看看,感受一下深厚的儒家文化哦。
*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八斗国学”APP,首页搜索中的故事名,音频应有尽有哦~
看图猜成语
留言告诉我答案吧
截至本周日晚12点
本周所有推文中,获赞最多的留言作者
将获得八斗国学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期待你的精彩留言哟~
本期奖品抢先看,蓝牙音箱等你拿!
中华之星国学素养测评,权威证书、专业报告等你来拿!
中华之星传统文化教学库,传统文化教师的展示平台!
我是八斗
快来咨询我吧!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书局出版)
梁同学
文字整理
辛老师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