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五大优势”,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东北亚各国务实合作,努力把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桥头堡。
步入新的一年,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将着力畅通内外通道,进一步提升东北亚铁路口岸运力,增加进出口货物种类,尽快建成千万吨级铁路口岸;加快推动对黑龙江高速公路和铁路、对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以及民用机场等重大项目,争取早日立项开工;发展壮大现有“铁海联运”和“内贸外运”航线,加大资金补贴力度,恢复开通经扎鲁比诺港至韩国束草、日本新澙航线;实现对俄小车自驾游常态化。
为持续深化国际合作,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将借助俄罗斯海参崴自由港开放机遇,谋划辟建对俄跨境园区;深化对韩经贸交流合作,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中韩自贸区试点城市。
为全面强化“四区”建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将加快推进示范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完成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探索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扩大互市商品种类和进出口规模,推动互市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突出抓好经济转型升级。支持矿业集团投资42亿元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企业转型发展。抓好紫金铜产业园、黄腐酸钠医药、雅戈尔服装城等一批重点税源型项目建设,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东北东部规模最大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做大做强图们江旅游产业品牌,以红色游、风光游、跨境游为导向,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东北亚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加快推进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国际货运枢纽站等一批物流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打通对外开放“生命线”,强化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开放水平正在进一步提升,长吉图桥头堡的作用愈发明显。
延边州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本报讯延边州年落实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开展“保增长、促发展”攻坚战。
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全方位剖析企业运行状况,摸排工业增减量因素,指导重点企业合理组织生产。开展融资服务,助推融联担保公司获批延边州首家省级融资性担保机构。组织银企保对接,促使银行向小微企业推出多款定制金融产品,促成近百户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签约20亿元。积极向上争取,帮助天池集团、龙腾能源等重点企业协调倒贷、续贷资金。
发挥“助保金池”作用,推行“助保贷”业务向县域延伸,延边州实现经济与金融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推进产需衔接,围绕医药、特色食品等产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活动,与域外企业衔接,扩大地产品销售。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确保煤炭、电力供应稳定。“一业一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支持延吉卷烟厂、珲春紫金多金属等大企业发展,帮助长白山卷烟州内市场份额由年底的14.2%提升至20%以上,协调解决珲春紫金多金属综合技改回收项目硅石资源保障问题,稳定工业发展基础。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37户企业恢复生产。加快规上企业培育,37户企业进统,延边州规上企业户数达到户,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35户,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
教育惠及民生
——延边州推进教育民生工作纪略
刘晓慧
教育,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牵系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以来,州教育局将州“十大民生工程”和“百件惠民实事”工作,纳入全局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全力推进,有力保障教育民生工作有效开展,形成了“保民生、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营养餐,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关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截至去年10月末,全州累计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1万元,惠及所学校的名学生。目前,全州有所学校实现了学校食堂供餐,食堂供餐率为93.58%,远超国家和省内平均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延吉市北兴小学午餐时间,每个小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快乐源于教育惠民的“实在事”——学生只需花2-3元钱,就能吃到高标准的营养午餐。“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更多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确保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有营养。”据州教育局党组成员杨新民介绍,这是全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一项惠民工程。为了让广大农村孩子能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州教育局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下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改善学生饮食。全州教育系统还制定科学菜谱,形成多种搭配方案,依照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以及不同供餐模式和供餐条件,科学合理制定营养配餐指南和营养配餐建议食谱,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崭新的教学楼、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宽敞的餐厅,孩子们的笑脸如花绽放。龙井市第二幼儿园创办于上个世界80年代,园舍陈旧无法满足孩子日常生活学习需要,去年9月开始改建。预计5月竣工投入使用。改建后的幼儿园教学楼内将铺设电暖、安装报警、监控、消防等设施设备,并配备幼儿活动室娱乐玩具等设施以及LED显示屏、电子钢琴等教学设备,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这也是延边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生动缩影。去年,延边州已累计投入资金2.97亿元,用于改扩建幼儿园和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95个,其中有78个项目已完工,12个在建项目,5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加大投入,致力教育,是我州百姓所盼所愿,也是为我州腾飞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充足人才储备的必须动作,是一项真正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继珲春市后,今年初,敦化市的汉校高中生也享受到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待遇。去年,全州已落实资金万元,用于上半年免除中等职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学费;发放助学金累计.3万元,惠及学生2名;落实资金多万元,率先实行免除朝鲜族高中学生学费政策;为了不让任何一名孩子因为贫困失学,州教育局还将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落实资金.2万元,资助新考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名。
珲春市靖和街道
“微企+社区”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本报讯(记者冯雪)日前,珲春市靖和街道组织召开“微企+社区”城市党建共建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微企+社区”城市党建共建模式,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为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了解小微企业的需求,该街道以各种形式活动为载体,积极发挥社区引导服务作用,进一步探索社企联手的新型共建模式,携手描绘小微企业发展蓝图。
为解决微企发展的用工难题,该街道牵线举办了“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专场招聘会,利用社区人才资源,搭建起用工平台,有针对性地帮助小微企业招揽人才。同时,充分运用网站、 为帮助小微企业突破管理瓶颈,该街道邀请企业管理专家,面向小微企业联合会会员和中小企业老板,举办《自动运转原动力》公益讲座,就快速提高营业额、捆绑人才、共谋大业等八个方面内容,以及破解核心骨干离职造成混乱的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有效地指导和帮助了小微企业负责人掌握科学的企业自动运转和员工管理方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延边歌舞团荣膺“省集体一等功”
本报讯(王小野)日前,吉林省政府下发《关于给予延边歌舞团和金姬等15名个人记功的决定》。
决定称,年8月,延边歌舞团代表全省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的中国朝鲜族原创舞剧《阿里郎花》荣获了本届文艺会演的最高奖项——剧目金奖,同时获得最佳舞美奖,成功展示了吉林人民的文化艺术底蕴和精神风貌,为吉林省赢得了荣誉,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巩固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激发后劲,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省政府决定,给予延边歌舞团记集体一等功;给予金姬等5名同志记个人二等功,给予黄基旭等10名同志记个人三等功。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上做出新的贡献。
省政府号召,全省各级文化团体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做出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和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加快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延边州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本报讯(房华妹)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延边州的朝鲜族唱剧、传统冰上游艺、秋梨沟柳编、桃核微雕、传统冰灯制作技艺、百年恒记饺子制作技艺等6个非遗项目榜上有名。至此,全州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3项、州级非遗项目项。
近年来,延边州从突出民族特色入手,强化措施,注重实效,着力在普查申报、名录建立、活态传承、载体构筑、立法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面普查,突出重点,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体系。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延边州组织专业普查队伍深入全州各县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坚持以朝鲜族非遗项目为重点进行深度挖掘,开展调查、评审、申报工作,建立健全我州非遗名录体系,实现分级保护。截至目前,全州共搜集、整理出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俗等10大类非遗项目余项。先后公布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其中,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于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舞蹈类项目;洞箫音乐等17项被列入国家级名录;黄龟渊的故事等83项被列入省级名录。
以人为本,构筑载体,促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为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延边州共命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其中,农乐舞传承人金明春等4人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朝鲜族洞箫音乐传承人李吉松等54人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此外,延边州先后设立命名了农乐舞培训基地、朝鲜族乐器制作技艺传习所、朝鲜族鹤舞展示点等22个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和12个非遗项目展示点,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宣传展示,研究探索,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延边州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非遗项目展演、传承人技艺展示活动,以及实施“九个一工程”等推动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类非遗活动,通过外界平台宣传和展示延边州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近几年,延边州先后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调演、上海世博会、“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澳门、台湾)展演”、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非遗活动。此外,还坚持定期开展非遗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提升其文化内涵。截至目前,延边州共出版《中国朝鲜族风俗》《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朝鲜族阿里郎》《中国朝鲜族民俗舞蹈和民俗游戏》《中国民俗文化游记》等7部图书,以及一部邮册《瑰宝》。
制定出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强非遗法律保护。年,延边州公布实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规划、监督、管理、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保障措施等内容给予了设定,同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该《条例》的实施,为延边州非遗保护工作构筑起更为完善合理的全方位保护工作体系。
延龙图新区建设稳步推进
本报讯(郑阿敏)如今在延边,说起“一山、两河、三翼、五园区”,大家都知道这是为建设延龙图新区而提出的宏伟发展规划格局。打造延龙图新区,开发建设新的发展蓝图,成为每个延边人心中期盼的大事。近日,记者分别走进延吉市交通运输局和延吉市规划管理局,了解延龙图新区建设的最新动态。
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是延龙图新区不可缺少的“脉络”。记者从延吉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预计今年4月下旬,该局将开工建设4条延龙图新区道路交通项目,完善新区路网体系。
据了解,延吉至图们口岸公路延吉至河龙段将开工建设,起点位于延吉市河龙村一队,经东来寺,终点位于观景台,路线全长约7.公里,按照一/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建成后将是延龙图新区中贯穿东西的核心路线之一。同时,在修建该项目期间,计划修建以城子山古城为中心,辐射四周的3条道路工程,即城子山内环路项目、城子山北环路项目、延吉市河龙村至海兰湖公路3条线路,3条线路连通欢乐谷、城子山古城、海兰湖风景区。
据介绍,城子山内环路项目是连接城子山景区和东来寺景区的快速通道,也是延龙图新区在北部连接国道三莫公路的重要对外通道,起点位于国道三莫公路与新区交接处,终点位于城子山大桥西桥头,路线全长约3.87公里;城子山北环路项目是延龙图新区贯通南北的核心线路,未来将起到连接东来寺、欢乐谷等景区的重要作用,路线起点位于欢乐谷,终点位于延吉至图们口岸公路交会处,路线全长约3.46公里;延吉市河龙村至海兰湖公路是新区核心区内南端的快速通道,其建成后将实现海兰湖风景区同外部的高效连接,路线起点位于延吉至图们口岸公路K2+处,终点位于海兰湖坝址北侧与原有道路相接,全长约4.公里。
当前,上述项目正在编制整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在近期开展评审工作并同步开展报审工作及设计招投标工作,力争4月下旬开工建设。
项目的规划建设是新区发展的基石。记者从延吉市规划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延龙图新区规划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即将开工的望景阁等6个项目,已委托国内顶级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
据了解,即将开工的6个项目分别为延龙图新区的市场研究、概念策划、主题方案,望景阁建筑设计,朝鲜族第一部落规划设计,4座景观桥梁规划设计,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以及海兰湖码头规划设计。
其中,延龙图新区市场研究、概念策划、主题方案已完成招标工作,中期方案将在1月20日接受审批。距离东来寺往北5公里处的望景阁的建筑设计方案已完成;4座景观桥梁分别为跨海兰江的3座桥以及跨布尔哈通河的1座桥。码头包括位于海兰湖起点、中点以及终点的3个码头。生态公园位于东来寺,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
延吉市规划局将严格按照《延吉市推进延龙图新区建设百日攻坚活动方案》的要求,提前谋划,保证不影响施工周期,圆满完成规划编制和管理任务,精心构筑延龙图新区迈向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延边州总工会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本报讯(记者闫飞)今年,延边州总工会将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决胜全面小康、共创美好延边”做出贡献。
今年,全州各级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州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战略要求,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团结动员全州广大职工,在“决胜全面小康、共创美好延边”新征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全力投身到延边绿色转型发展实践中;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要大力实施倾情帮扶行动,不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要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努力适应形势发展新需要;要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共创美好延边”做出贡献。
珲春市总工会
服务职工实打实联系群众心连心
本报讯(王荣辉孟诗兰)近日,在吉林省总工会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珲春市总工会被授予全省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优秀奖。
“能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珲春市各级工会之所以成为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责任人,这都是工会干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服务职工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的结果。市总工会这几年的工作始终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需求,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在服务中确立工会组织的地位,在服务中突出工会组织的宗旨,在服务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整合社会帮扶资源,拓宽帮扶渠道,再将困难职工需求的方方面面全部纳入到工作范围,由临时性救助向长期跟踪服务,由单一的物资救济向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的转变中,逐步形成了“市委政府支持、工会牵头操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困难职工受益”的工作格局,为困难职工筑起一道帮扶工程的“恒温暖墙”。
日常救助、职业介绍、信访接待、法律咨询、帮扶超市等一站式服务项目,针对困难职工走访调查的专用小面包车……在拓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覆盖面上,珲春市总与市亿客隆超市联办了“帮扶超市”,为生活难以维系的特困职工提供特价日用品;建立再就业培训基地,为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及子女提供免费双语(俄、韩)、月嫂、育婴员、韩食、面点等再就业技能培训;职工服务中心累计为余名困难单亲女工、女农民工参加了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对家庭特困难职工,分别给予了元到元不等的帮扶救助。连续7年为珲春市一线环卫工人办理13万元意外伤害保险,送去61万元的劳保用品。每年与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关心困难职工生活问题。为各级劳模落实了在医疗保险、荣誉贴、体检、休假、疗养等方面的待遇。年,在吉林省县级工会中率先制定出台了《珲春市总工会疗休养五年计划(-年)》。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不只在物质上帮扶职工,更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成立12年来,共收到职工来电来信多件,来访次,累计帮扶救助特困职工余人,共发放救助金余万元,米面多吨,豆油22.5吨,救助衣物2.1万余件,发放帮扶资金及物资累计达余万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