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井村1组,一座仿古四角木凉亭拔地而起,在顶上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赏心悦目。
亭子周围的砖墙上,白底红字的“龙王井”标志配合一旁的标牌,无声地向过往行人诉说龙王井的前世今生。
工人师傅正用金色的颜料在亭子顶部画着装饰,“撑弓、吊挂、花牙、龙头这几个部位我们用描金来装饰,就这一两天就彻底完工了。”工人师傅说。
今年,龙井村使用社区保障资金对龙王井及周边进行了景观打造,这里即将成为龙井村的新晋文化地标。
听听龙王井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西河镇的五星村经历一场夏雨后,天然形成了一洼水坑。不久水坑慢慢变大,且底部源源不断地冒出水来,像龙王在吐故纳新。坑中之水很快由浑浊变得澄澈透明,即便是纽扣、石子等细小之物落入井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有劳动归来的人,到井边洗濯身上的泥土,掬一捧水入口,但觉清纯甘甜,甚是解渴润肺。
村民们感到了它的神奇,便垒筑红砂条石加以保护,形成真正的农家井样。井深3米,井口略圆,呈不规则的六边形,面积约0.4平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涤,条石已呈暗青色,透出幽邃深沉的沧桑之感。龙王井形成名符其实的水井后,当地人就常到这里挑水喝了。而关于这口井的命名,则跟一个农夫将水桶不慎落入井中有关。当时正值隆冬,农夫只好抽干井水,跳下去打捞,却发现井底有三个泉眼,不断汩汩出水。翌日,井水再次蓄满。当地的年长者说,这是由于井下住着三眼龙王,所以井水常年充足。龙王井因此而得名。年,五星村以井为贵,易名龙井村。
对村民而言,龙王井就像是龙井村的根脉所在,也是龙井村“水文化”“渔文化”“果文化”的重要承载。
水
龙井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异,与龙王井水属同一水系。年,凭借良好的水质,龙井村吸引了乐百氏饮用水有限公司成都分厂在此落户,并就地开采了三口地下井,修筑红顶屋加以保护,在附近建立了一个桶装水取水点。
渔
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龙井村拥有上千亩百年堰塘,上世纪末期,一些村民做起了水产养殖,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龙井人。由此,“渔文化”在龙井村延续下来,时至今日已经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垂钓产业链”和集水产、休闲、旅游、餐饮为一体的农商文旅体产业,并打造出龙井乡村旅游品牌——龙井水乡。西河镇连续三年在龙井村举办垂钓节,各路垂钓高手汇聚于此,切磋技艺,成为东客西河的一道靓丽风景。
果
丰富优良的水资源还造就了龙井村发达的种植业,这里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种植,配合优质的地下水,种出来的葡萄果肉饱满,香甜多汁。西河著名农业品牌龙井水乡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机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也全部采用这里的水进行浇灌,市价可达数十元一斤。
此次,龙井村邀请了曾参与过洛带古镇、桃花故里打造的专业团队,对龙王井地标进行了全方位的打造。
项目对井口进行了重建,井上搭建了仿古凉亭,并在一旁设置了石墙标牌。
此外,龙井村还对井旁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据工作人员介绍,龙王井旁的这条路,在多年以前是西河通往龙泉的必经之路,过路行人时常在这里休息,打井水解渴。
路好走了,景也美了,
没事来龙王井拍拍照、歇歇脚,
一天的心情都舒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