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龙井新闻
龙井特产
龙井天气
龙井房产
龙井旅游
龙井招聘

美哉广西奇泉秀水龙井村

大概是源于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缘故吧,广西有很多出水量很大的岩泉,像位于武鸣县的灵水,大明山下的罗波潭,桂林葡萄镇的乌龙泉等,然而位于桂北全州县安和乡龙井村的龙家井塘,集色、奇、灵、秀于一身,我以为其它岩泉不能与之相比,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全州县的龙井村。

我已无法用文字去描绘龙井的美,还是先看图片吧。

一、龙井的水

△那蔚蓝的神泉,深不可测,四季水量恒定、四季水温也基本恒定。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这口水冬暖夏凉,与百里以外灌阳县观音阁乡的灌江相连通。相传,曾在观音阁乡的灌江洒下一箩谷壳,几天后竟然在龙井这里冒出来了!

△人们把这里称做“小九寨”,我看确有几分神似。清澈的水体,有着极为丰富的色彩。

△倒在深潭中的枯树如蛟龙戏水,露出了龙头,身子在蓝色的潭水中若隐若现。有了这一道景,龙井就更像九寨沟了。

△井塘有一座小庙堂,据说,遇上干旱年景,远近的村民们前来求雨,这庙里的菩萨特灵验,因此千百年来,建乡一带从来没有遭受过旱灾(注:解放前建乡包括内建乡和外建乡,如今的蕉江乡、安和乡属于内建乡,凤凰乡及绍水乡、咸水乡的部分属于外建乡。)

△阳光透过树影,倒影与水草的色彩相融在一起如画家的调色板,丰富而又韵味。

村民们告诉我,年5月12日前后几天,这里的水不再清纯,流出的全是浑水,是啊,那几天正是汶川发生大地震。你说神奇不神奇?

四季恒温无冷暖,溪涧游鸭不知春。

二、龙井的水草

△由于泉水是四季恒温的,这里的水草特别茂盛。村民们告诉我,无论春夏秋冬,你来看到的水草都是这般青油。

△水草的品种也特别的多。

△深潭中的水草是安静的直立向上长的。

△出深潭后,水草是顺着河水的流向倒伏着随着水流轻轻摆动,有的如被风吹动的柳枝、有的如飘逸的长发.......

三、龙井的人们

在入村小桥的两边桥栏上,坐满了村中休闲的人们,他们谈天说地,见我一个外村人到来,热情地向我介绍他们村如何如何好。

村民龙定发自豪地为我引路,还当即做了一首诗:

?龙井村后山连山,名不虚传好地方。

得天独厚龙泉水,人在福地鱼米乡。

△人们在井泉边洗菜、洗衣,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福利。村民告诉我,他们日常饮用的水也是每天早上从这井泉流出的小河里汲取的。

△深潭的岸边用砖砌了一道围墙,据了解,是为了方便男人们洗澡、游泳用的。以前,尤其是在农忙季节,男人们劳动后回到家都要到这井塘里来泡一泡,洗去身上的汗渍、消去一天的疲劳。那时大家都是裸泳的(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村民们就逐渐地不再裸泳了)。

△如今,龙井村的美景已远近闻名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与日俱增。县里为此还拨出专项资金为村里修了栈道。

△人在画中游

“不信湘中好,江山天下稀;为何万里客,终岁淡忘归。”这是明代“金陵四大家”之一顾璘在全州任州守时做的诗。此刻,我真羡慕龙井村的村民们,生活在“江山天下稀”的恬静环境里。等到村里的农家乐住宿条件完善以后,到村中小住几日,到那时我可以在村中看流水、看井塘发呆,忘却城里的浮燥与喧嚣,静静的把自己融入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细细地去品味龙井塘的美。

四、风水宝地文化村、红军精神喜相承

△远看龙井村,远有青龙大山(后面的远山叫青龙山,属都庞岭山系),近有石山做靠背,左右各有石山做护卫,更有井塘村中出,此乃风水宝地也!村民们自豪地说,村中古代曾出过达官贵人,近代也出了不少厅官。

△龙井村当地人都称之为龙家村,村民们基本上都姓龙,是几百年前从湖南搬迁到此的。也有当地人称该村为“龙家井塘”。是现代的行政区划命名将之改称为“龙井村”了。从村中的古墓可以感知,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这次因时间关系,我未能探究该村的来历及人文历史,有些遗憾)。

△村中还保留了许多明清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告诉我们,当年的户主可不是一般的庶民百姓。

年冬,红军长征过桂北在全州境内的湘江沿岸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此役后,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这就是“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湘江战役。担任全军后卫而被截断在湘江以东的红34师就曾途经过龙家村,在离龙家村不远的文塘村红34师与从蕉江方向过来的桂军展开激战,红34师牺牲约三千人.......从龙家井塘流出的泉水称龙井河,龙井河在洛口(大坪)的地方汇入湘江,洛口(大坪)渡口就是当年红军抢渡湘江的主要渡口。电影及电视剧《长征》抢渡湘江的主要拍摄地就在大坪渡口。

△村中的古树很多,大都是樟树,但唯独这棵高大挺拔的树与众不同,好像是一棵枫树,树径约2人合抱大,这么大的枫树,树龄应该有四五百年了(待请林业专家核实!)。

五、对照县志看今昔

民国二十四年(年)的《全县志》(注:全州县以前叫全县,年代更名为全州县)记载:鱼井大塘在内建乡龙家村后,石山绵互,山下有泉从岩穴中涌出,汇为二塘,阔约数亩,澄清可鉴,有鱼游泳,大者体长数尺,小者亦尺余,鱼不畏人,投以石,摇尾而已,塘上石崖有亭可憩,水声浪涌终日不息。自龙家经阎家阳堰洞达洛口大坪约五十余里,灌溉田亩不可以数计。

如今,川里不息的龙井河仍然在灌溉着下游安和、凤凰、绍水三个乡镇的上万亩良田。

△这是龙井河下游的棕树(园)村,当年红军从麻市(也称麻子渡)赶往洛口大坪渡口抢渡湘江的必经之地。

△龙井大塘旁的鱼塘里,有群鱼在遨游。(此景与全州县文桥镇邓家村的大泉井极为相似!)

如今,在当年的“鱼井大塘”里已见不到大鱼了,上世纪曾经刮过的那场浩劫之风,刮走了大鱼,也刮走了淳朴的民风。好在经过近年来的传统文化修补,淳朴的民风在逐渐回归。在龙井河畔的池塘里,又能见到尺余大的群鱼翱翔的景象了。但愿在不久的将来,“鱼井大塘”也能回归“有鱼游泳,大者体长数尺,小者亦尺余,鱼不畏人,投以石,摇尾而已”的景观啊!我想,那才是龙井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写照。

杭州的龙井村以名茶而闻名于世,依我看:等到“有鱼游泳,大者体长数尺,小者亦尺余,鱼不畏人,投以石,摇尾而已”的景观出现的时候,全州的龙井村也必将世界闻名。

————————

安和乡龙井村路线推荐:

  公交:在全州县城南客运站搭乘去安和的路公交车,直接跟司机说在安和镇大塘龙家下车即可。

  自驾:在G72高速公路凤凰、石塘出口,再沿国道向东(桂林往灌阳方向)行驶,过麻市(一个圩镇)不到1公里,有路口右转,转县道安和方向前进,大约十分钟车程在路的左边就可以看到龙井村了。

小提示:

1、不要乱扔垃圾,自觉保护这片净土。

2、村中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尤其是停车区域有限。

马震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zx.com/ljtc/730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