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有悔铸箴言
——“龙王”地名由来
《周易·乾》卦曰:上九,亢龙有悔。
“龙王”地名,由“芝麻坡”和“芝麻铺”演化而来。这个演化过程,蕴含着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在龙王镇一带的百姓中,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据说,已经传了好几百年。要知故事根由,听我慢慢道来。
一、芝麻坡传奇
自从盘古开天地,华夏处处好河山。
君不见华夏腹地、汉水中游,有个人杰地灵之所——襄阳府。这“襄阳府”从秦始皇改朝换代实行“郡县制”后,便开始冠名“襄阳郡”。因这里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处,且倚汉水所建的一座襄阳城,又如铁打铜铸,虎踞龙盘,实属置衙屯兵之良所。故此处以后便一直是“郡署”、“府衙”所在地,而从不降格。因统辖地盘大,存署时间久,便位高名声响了——以至于这“襄阳”二字的名头,享誉华夏并传声海外,达多年且至今不衰。
话说襄阳城西北七十里,有一处地方叫“芝麻坡”。这芝麻坡何时命名,或从何改名,无从考证。反正这地方从有地名以来,便叫“芝麻坡”了。而这芝麻坡,同样是一块风水宝地。因这里山青地绿,土肥水美,四季分明,风调雨顺,——于是,百姓群聚,六畜兴旺。好一派荆襄田园风光!
再说这面彰显荆襄田园风光的金坡银坡,其西倚秦岭余脉,东附江汉平原,实在是一块种稼植穑的沃土肥壤。而在这沃土肥壤上生生不息的庄户农家们,种植最多的农事作物,便是这地名的主角——芝麻了。
古人历来称芝麻为“八谷之冠”——即麻、稻、黍、稷、麦、菽、薯、豆八种农事作物的领街之头。作为人畜果腹所需之粮秣,其它均有“填饱肚子”之功效,理应当头。可为啥芝麻并不具有此果腹之效,古人却非要称它为头呢?
今天的后人们一琢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且出油率高达55%;而榨取的油脂,气味醇香,生用热用皆可。此出油率和出香率,均高居同类油料作物之上。故在人们佐餐之时,加些芝麻油入食品中,便让人胃口顿开。食者在大快朵颐之后,一般不把功劳记在那盆米饭或那碗豆粥身上,而印象深刻于那两三滴起到醍醐灌顶之效的香味之精——如此,同坐“果腹之效”这七把交椅的稻、黍、稷、麦、菽、薯,自然要在同质竞争中败下阵来,而将桂冠,挂在了芝麻项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芝麻坡的芝麻,一直用一大串“芝麻佳话”,养育着芝麻坡的那些种芝麻人。
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这芝麻坡的芝麻,何止“开花节节高”?那从耕地撒种开始的稼穑之务,便是“芝麻佳话句句珍”了。
芝麻坡人向南船北马的过路人炫耀道,別处的芝麻,仅长及人的小腹,最多仅及人腰;而咱芝麻坡的芝麻,却茂盛至人胸,甚至拔高至人肩。更神奇的是,別处的芝麻梭果,仅为只有四室的四棱形;这里的芝麻梭果,不仅有达六室的六棱形,更甚至有高达八室的八棱形!
芝麻坡人向贩夫走卒们介绍道,别处的芝麻粒,仅有一种颜色;而咱芝麻坡的芝麻粒,却多达四种:有出油率最高的白芝麻,有产籽量最高的褐芝麻,也有香味最浓的黄芝麻,更有可以入药治病的黑芝麻!
芝麻坡人向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们介绍道,别处的芝麻,仅用它榨油取味;而咱芝麻坡的芝麻,却浑身是宝:釆摘后浸烫晾干的芝麻叶是一味可口的干菜,入秋后砍伐后变枯的芝麻杆是最佳的薪柴,而用烧烬的芝麻杆灶灰染出的土布更是在城里俏卖的青布“芝麻灰”!
而芝麻坡的一位识墨断字者还向别人掉书袋:《神农本草经》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抱朴子》称芝麻可以“耐风湿,补衰老”;《本草纲目》写明:“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本草从新》讲:“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结论:“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宋代词人苏东坡言:“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二、芝麻铺神话
话说又到了芝麻开花的季节。
芝麻坡陈员外家,突然走进了八个风流倜傥的青年。这八人分穿赤、橙、黄、绿、青、蓝、紫、黑八色彩衣,个个玉树临风,气宇轩昂。这些人一来,便宣称说,芝麻花开香天外——我等兄弟是专闻此地的芝麻花香而来,并想在这里多盘桓几日。芝麻坡只有您老人家居住的院子大,闲房多,我们只有叨扰贵府了。但仅租占您老人家的后院几日,租住费用从优。云云。
陈老员外本就好客,且看这八个年轻人谈吐高雅,举止不俗。与儿子陈小员外商议后,问明这八位仅是“只宿不食”后,便答应他们在后院住下了。
这八个年轻人住下后,朝出夜归,进退有致,到也相安无事。第三天上午,一位游方道人也來到陈老员外家。陈老员外自然搬凳让座,递扇上茶,热情接待。而后,询问道人来意何为。
道人告诉员外说,自己夜观天象,紫气东出。发现是天下八方的八条苍龙,奔中原而来。自己想探个究竟,便一路寻来,继而追到芝麻坡,再而望气寻至员外家。
陈老员外闻言大惊,以为大祸临头,向道人急寻辞龙破解之法。道人释怀道:“这些人开言便赞‘芝麻花开香天外’——看来确是闻香而至吧!他们呈年轻人相貌,应该是嫩龙之徒。由此而论,看来他们应该是“小龙心性”作怪,各自在家待久了,憋曲之下,想外出游玩游玩闲逛闲逛罢了。至于他们的来到对芝麻坡是害是益,只能骑驴看帐本,走着瞧了。”
接着,道人告诉老员外一个秘诀:披上夹有开花芝麻编成的簑衣,即可隐形。你们隐形后尾随八龙外出,便可探明一切。最后道人告辞,声言他以后还会再来,复探龙讯。
老员外送走道人。心怀忐忑,找来儿子陈小员外商议办法。陈小员外胸有成竹,安慰父亲道:“爹爹莫怕。今晚咱们夜探后院,先察端倪;明天我跟踪他们。弄清缘为后,再做道理。”陈老员外点头,同意如此。
当晚,这爷儿俩在夜深人静时,蹑手蹑脚进入后院。借着伏后炎夏夜晚透进室內的月光,他们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八条人形怪物横七竖八躺于凉蓆之上。他们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头有两支树枝状叉角,其背有八十一张鳞片;其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不是苍龙,又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陈小员外披上连夜编织好的芝麻簑衣,尾随清早便踏青外出的八条苍龙。他见八龙西行至芝麻坡西沿的一处山凹,开始立足说话,便隐身偷听。
只见赤衣龙人发言:“各位兄弟,咱本蛰伏四野,素昧平生。但遨游华夏后,盘桓月余,也都相识相知了。现在仅来襄阳府看景、芝麻坡闻香,还不十分尽兴。不如我们再加些玩技,添些乐趣。不枉兄弟相聚一场,大家意下如何?”
紫衣龙人跟言:“如加玩技,应该各自现现自己的拿手好戏才成。华夏之人敬畏龙,害怕龙,崇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