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岳
“最近在网上频繁看到各种电子烟的种草内容。”近日,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陈女士表示,看似玩具般的可爱外形,再配上各种夸张的文字描述,俨然成为非法电子烟引诱未成年人的“隐身衣”,“有种奶茶杯电子烟,甚至在放学路上的学生手中屡屡出现。”
屡禁不止非法电子烟再“抬头”
记者了解到,根据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将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产品纳入监管范围。但事实上,除了电子烟品牌的“正规军”在新规要求下进行和规化调整外,处于监管盲区的“三无”电子烟产品,却瞄准了政策对“口味烟”禁销和消费端对口味烟需求间的“空子”,不仅成为整个电子烟行业的发展痼疾,更严重侵害着未成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烟市场中非法产品约占总市场比例的40%-50%,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痼疾。今年2月至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牵头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重拳打击,让非法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记者从“中国烟草”官方网站于5月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看到,年2月底至3月中下旬,国家烟草专卖局组成4个督查组,对16个省27个市进行了实地督查。截至5月下旬,全国共查办各类电子烟行政处罚案件起,捣毁制假窝点25个、成品仓库36个,涉案金额约21亿元,抓捕人。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组织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非国标调味电子烟专项治理,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0.8万人次,检查售电子烟网点9.36万户次,查处案件起,查获实物.5万支,涉案金额6.74亿元。其中,山东济宁成功侦破首起直追生产源头的“奶茶杯”“可乐罐”案件,形成了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大震慑。
但记者也注意到,随着督察行动结束,如今违法电子烟产品开始又有“抬头”趋势。据业内相关调研分析数据显示,年2—5月,全国销售非法产品门店比例分别为24%、17%、12%和20%,非法产品背景地区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0%、20%、15%和40%。
乱象猖獗口味造型“应有尽有”
记者了解发现,由于新规对电子烟口味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包括悦刻、小野、柚子等在内的电子烟正规军品牌已对“口味烟”实现全面禁售。但在巨大的需求下,也让以水果味统配烟弹和“奶茶杯”“可乐杯”等三无一次性电子烟在非正规销售渠道泛滥。
7月8日,记者根据消费者陈女士的描述登录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平台,并以“电子烟”“奶茶杯”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到其搜索结果中不乏大量直白或经过“伪装”的非法电子烟广告和交易链接。记者看到,目前在售的各类电子烟款式口味众多,但产品外观多为英文。除了已经被禁止销售的水果口味外,更有乳酸菌、焦糖、青提汽水、椰奶、龙井茶等其他口味。这些产品的外观,除常见的”奶茶杯“”可乐杯”外,还有“星空杯”“小黄人杯”“凯蒂猫杯”、水果造型等,甚至有卖家宣称可提供外观造型的“私人定制”。
在营销方式上,除了部分“味道齐全”“超大油量,一口满足”等直白宣传外,更有大量种草分享内容在评论或图片中加入了购买电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