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小编特意在网上和书上看了很多资料的,不管各位是否了解这款湄潭翠芽,但是这篇文章你读完之后,我相信你会更加对湄潭翠芽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众多新闻中,也经常提到我们贵州,是茶叶种植的一个大省,而事实的确如此。比如在我们贵州就有一个小县城,更是茶叶种植第二大县城--湄潭县!
湄潭至今湄潭也是西南地区的一个中国茶城。种植的茶叶更是远销国外,深受很多茶友们喜欢!由此网上也流传出这么一句话,“类似于西湖龙井、碧螺春那样在全国如雷贯耳的品牌在贵州也没有出现,可想而知贵州茶叶更是在贵州占据了更高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好好了解下湄潭翠芽的前世今生吧!
起因:据小编在网上书籍中得知:湄潭翠芽和西湖龙井有着较深的渊源,其实在抗战期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公里,于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茶文化书籍而在此刻浙大西迁来到湄潭办学的时候湄潭翠芽就个西湖龙井就开始有着渊源了,而此时在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也纷纷在此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这就是近现代中国茶叶发展史的里程碑式标志,更是西湖龙井和湄潭翠芽联姻的开端。于年,湄潭实验茶场科技人员糅合了“西湖龙井”茶的工艺,创制出具有名优绿茶品质的“湄潭龙井”茶。而这两款茶叶制作出来不同的区别:
1、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湄潭翠芽仅是独芽制作而成。
湄潭翠芽2、西湖龙井: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西湖龙井仅是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制作而成。
西湖龙井并且在年至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期间,刘淦芝、李联标等茶叶专家在湄潭眉尖茶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专门聘请杭州西湖邬、郭姓师傅来湄潭吸取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通过改进提升,试制出贵州首款“色绿、馥郁、味醇、形美”扁平名优茶——湄绿;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湄潭实验茶场,又在湄绿制作技艺基础上研制出一支绿茶新品,年原贵州省长周林来湄视察工作,品尝了湄潭茶叶后命名为湄江茶。在浙大农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刘淦芝博士借湄潭山水之灵气,把湄潭的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引进了异地的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培育出龙井茶、绿茶和红茶,使湄潭茶叶顿时名扬四方,受到浙大教授、专家的好评。
贵州茶文化馆浙大西迁对于贵州茶叶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在茶叶科研上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以及在茶叶品种改良和茶叶病虫害等方面,都与浙江大学抗战期间西迁湄潭七年(-)和民国农林部所属中央实验所及中国茶叶公司合办湄潭实验茶场,开展茶业科研工作息息相关。
说句心里话,湄潭翠芽和西湖龙井是有着较深的渊源,而在我们看来,湄潭翠芽和西湖龙井更像是“父子”一样的关系。不过喝起来两者就有着不同的味道。如果你想好好了解贵州茶,那你寻茶应该先从湄潭翠芽开始了。也算是一个在我们贵州省内公认的好茶,毕竟湄潭也是贵州第一大、全国第二大产茶县。如果大家对湄潭翠芽也有着更深的见解,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茶文化。
本文湄潭翠芽自媒体郭秀锋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