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寂寞小书生
1
中国的茶不仅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岁月旅程,而且影响深远,它早已成为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书画琴棋诗酒茶”的风雅门第,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人家,茶的气息散入了各个门户,它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
不仅如此,茶还是一种艺术和享受,凝聚着诸多的美好意象和文化内涵,承载着细致丰富的品味。所以每说到“茶”,我们所提及的,不仅是芬芳的茶饮料,更是丰盛的茶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用多种方法对茶的种类进行划分,比较通常的是按照鲜叶加工方法的不同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其中,前四种茶类,也就是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在今天的生活中最为常见。
中国在养生上一向讲究时令。我们也可以将这四种茶,按照季节往来而进行分配。
2
绿茶,一定是属于春天的。
因为绿茶,口感清香淡远、视觉碧绿如玉,无论是喝着还是看着,一切都与它的原生状态相去不远,仿佛还是枝头上那簇活生生的植物。
因此,绿茶最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简素,自然,清雅,纯净。正所谓,清茶一杯,清风一缕,这是繁华艳丽所不可相比的、一种清雅的品位。
而淡淡的绿茶绝不简单。它用这份最贴近原生态的展现,清凌凌地就占据了“中国十大名茶”排行中,前六名的位置。
十大名茶中,这六种绿茶分别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它们在特色上虽各有不同,然而在共性上,都是一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样清清的一杯绿茶,仿佛水墨画上的江南春早,捎来豆蔻娉婷的烟雨气息。
3
一杯绿茶,正是春天的化身。上好的绿茶通常诞生于早春时节,譬如碧螺春的吓煞人香、龙井的清气满乾坤、太平猴魁的兰花香逸、信阳毛尖的光风霁雾露重重……它们生长在最诗意的山间湖畔、最挑剔的山水之处,靠雾的滋养、水的喂汲,才怯怯地探出嫩芽。
纵使如此,这样的绿茶,犹不堪承受太多阳光灼热的照射,亦不胜春寒料峭的逗留。这初初长成的新茶,最好是趁着清明节前后的半月光景,从洞庭湖畔、西湖山腰、黄山坑谷、大别山区……走向全国各地。
绝大部分绿茶最为珍贵的时段通常都属清明之前,称为“明前茶”,产量少,质量上乘;其次可称“雨前”,即谷雨之前的茶叶。明代人有诗说,“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谷雨之后的茶就不算贵重了,可见绿茶的上品,第一强调就是早采。
“明前茶,贵如金。”就在这个北方对绿意久久匮乏和急急渴盼的时节,路边枝干的新绿还尚未分明,绿茶却已为人间送来了一份最好的礼物,那是一张春的名片。
4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也就是说,摘下茶树上的新梢后,以蒸青或炒青、烘青、晒青的不同手法来杀青,然后再对叶片加以揉捻、干燥。
这样的加工工艺,使绿茶在尽可能实现长久保存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原型和原味。因此,绿茶内含叶绿素最多、维生素最多、氨基酸最多,能够给人以精神振奋、涤荡肠胃的效果。
所以陆羽说“茶荡昏昧”,唐代诗僧皎然的诗里也说:“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他们形容的这些茶效,最合乎绿茶的品性,这是源于茶中能让人清心醒脑的咖啡碱、茶碱所带来的功效。
“清汤绿叶”是绿茶冲泡后最直接的感官特征,以“绿”为此类茶命名,实属恰当。
这就是绿茶,披着碧绿翠泽的薄衫,宛若绿色的记忆定格,一片夹在季节里的书签。
5
绿茶从山里来到水里,挑剔的脾性不改。冲泡绿茶,切忌使用滚烫的开水,一定要用80°C左右的热水来慢慢启发它的苏醒。甚至有些鲜嫩的新茶,还得采用“中投法”或“上投法”来冲泡,也就是先注入热水,再投放茶叶,以免一下子将它幼嫩的身躯烫熟,反而破坏绿茶鲜灵灵的美味。
简单而迅速的洗茶过后,将热水顺着杯壁流淌进茶叶里,缓和而优美地带起叶片们的舞动,激荡翻飞,蝶舞如诗。
农历二月,新鲜的嫩芽从江南捎来清香,滚在水中,扑鼻而来肆意醉人的迷离,迎目而入上下翻舞的飘扬。看绿茶在水中展开它的睡颜,像观一场舞,它的轻盈,其他茶种少有可比,它的柔嫩,胜流云的翩跹,有化蝶的诗情。
绿茶由香寒得遇热水时的翻飞,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霎然觉醒了沉睡的青春,流转四顾,不经意的美已是惊心动魄。
绿茶的香气悠悠绕到心神里,让人得遇一次春天的醒来。
6
所以说,冲泡绿茶,最好选用玻璃杯,可以一览无余地品赏一杯绿芽的舞蹈,看春色的徐徐展开。玻璃杯除了透明易观色外,它竖直的杯形也提供茶叶以足够的空间做舞台,更适于茶的尽兴欢腾。
而且,玻璃杯窄窄的杯口,最能聚拢香气,不至于使这新茶的鲜美太过流散。而在饮茶之前的“闻香”,恰恰是品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程序,错过它,相当于错失了一半的享受,辜负了绿茶施施然到来的美丽意义。
除了透明的玻璃杯,青瓷也是绿茶不错的搭档。青色的杯盏揽着一池碧波,倒有一番雨过天青色的雨如画、晴如诗。
不妨试试汝窑瓷或龙泉窑的白釉瓷,它们周身淡淡的碧色,胚上隐约的开片,能够让茶水浸润其中的时候,既有疏淡的雅致,又不至于如其他一些杯体,因为过深的颜色而侵扰到茶汤本身的清澈。在久用之后,杯里的开片纹路还会愈发明显。
所谓“开片”,是瓷器在烧造过程中,由于胚和釉的膨胀不同,而在釉面形成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片纹路按照特征的不同,各被赋予了形象的名字,如柳叶纹、冰裂纹等等。
开片的纹路本身就是一种非可控的美,在烧造一只杯盏之前,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开片的效果会具体呈现出怎样的走势。刚出窑的新盏,开片也是隐隐约约,迎光才肯与显现。然而经过茶水长期的亲近,这些本来若隐若现的开片会如花朵盛开,逐渐绽放出来。这个使开片渐渐清晰的过程,俗称“养”,养杯子。
开片本是一种缺陷美,而它的美学意义,恰合了周世宗柴荣的一句名言,“雨过天青云破处”,破云而出的青青颜色。
中国人的审美,真是精细到了连蛛丝马迹都要珍视的地步。怀有如此敏锐的心灵,一杯茶就不再是简单的解渴,而是浇灌一次生命美学的花开。
由视觉的观色,到嗅觉的闻香,至味觉的品茗,回荡肝肠,沁入肺腑,一杯茶完成的旅程,是一次涤荡心台的过程。
7
绿茶相较于其他茶种,味道是极为清淡的,淡到需要安静而细致,才能让品茶人与它相拥洒然,获得它幽远萦怀、唇齿留香的馈赠。
绿茶给人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口感香滑若有似无、余味香幽丝丝缕缕,像春化残雪,绝非攻击性地侵入,而是细草微风地点滴渗透。像春天的来临不知不觉,直到窗外已是东风暖薰,而茶香遍布周身不声不响,直到茶者已是通体舒泰。
绿茶的口感普遍都偏于清淡寡味,然而在平和里,又有掩不住的香远四溢悠悠反将上来。齿颊生香过后,让人了解到如苏东坡的感叹:“从来佳茗似佳人。”令人不知不觉地沉醉。
这就是绿茶的纯粹和自然,初见无繁饰,久处味悠然。
淡乎若无味,清远有余甘。
8
苏东坡还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此,他通过新茶,提出了生命的好景无常,享受当下。
绿茶是最需要尽快饮用的茶叶,过久的存放会流失掉它的养分,过热的温度也会烤熟它的叶片,影响效果和口感。也许,因为贵气所以娇气,因为短暂所以珍贵。
具体是怎么个娇贵法呢?这么说吧,绿茶一旦遭遇夏日的气温,就很快枯黄萎靡,香气减淡,汤色浑浊,失却鲜美。除非是置于冰箱中密封贮存,优质的好茶才可暂时多得一年的青春停驻。仿佛绿茶经不起蝉鸣的一声嘶叫,短短春去,弹指芳菲过。
绿茶从成长、到品饮、再到存留,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呵护,不能让它在枝头漫长地等待,不能让它被沸水热切地浇注,不能让它被暑气悄然地包围,不能让它被时光匆匆地遗忘……然而这么多过后,还是瞬间花期就过。
如同久盼的春日疏忽而去,如同明丽的青春一闪而逝。所有太过纯粹的美好,只能用珍惜与纵容相待,而万万经不起时间的横拉硬拽。
俗话说,“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也就是说,斟茶入杯,不可满满当当,要留下三分余地,这正如是画面上的留白、琴声里的停顿、人生中的后路、生命里的闲情。
而这句话对于绿茶来讲,更像是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热水冷香,气息浮沉,七分水晃动着碧波摇荡的春草,三分闲余留着春烟腾起的希望……原来美丽的颜色,也不可过满。余暇之处,才使另一种美意外地生长。
这样来看,绿茶的短暂,何尝不是成全了其他季节里,更多香茗的争奇斗艳?
人们因而才更加珍视,那清明之前、烟雨之间,绿茶在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是它稍纵即逝的青春一瞬。
懂得了绿茶,就让我们,趁绿好尝鲜,莫负一冬山峦。
留言每达30条可获赠作者签名图书
同系列链接:1、一盏红茶暖,抚过秋露凉
2、手捧黑茶的冬天,泼墨岁月的香寒
打赏转账
请长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301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