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域公用品牌的崛起,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最为靓丽的风景,但在探索进程中,也存在种种困惑和思考:创建区域品牌的必要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农产品品质难以统一,标准化问题如何解决;作为公共品牌必然具有的“公地灾难”如何应对;品牌的命名、商标设计固然快速,但之后的传播却是“持久战”,又该如何施策?等等等等。
在最早探索农业市场化改革,最早萌发品牌意识的浙江,有一个名为“大佛龙井”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从年创办“名茶协会”,年举办“浙东名茶市场”,打出“大佛龙井”品牌开始,至今已经20周年。在全国各地区域品牌起起落落,明明灭灭之间,“大佛龙井”始终如一,就象一面旗帜,引领着整个新昌茶产业的稳健发展。
如今,新昌43万总人口中,有18万吃的是“茶”这碗饭。从种茶到卖茶,从茶机生产到茶旅游开发。由于品牌所发挥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茶叶,早已从“副业”变成了“主业”,从“一产”走向了“一、二、三产”融合。整个县的茶叶产业链产值达到了60亿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