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用玻璃杯冲泡一杯观感尚好的龙井时,沸水翻转,茶叶与汤水盈盈绕绕,极为美观。
在某一次冲泡时,编辑发现龙井茶的芽头居然朝下,“倒立”悬挂于水中。
意外并非偶然,这种“茶叶倒立”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并且,外界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龙井茶,才能出现茶叶倒立。
说到这,先做个科普:“茶叶倒立”即沸水冲泡茶叶后,茶叶根在上,芽头朝下,与生长状态相反。
近来,也有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在说“绿茶的茶叶倒立”现象,更有不少朋友把这种倒立现象,作为评判绿茶等级的标准。
(图片来自微博某网友)
(图片来自茶专业某学生)
为了验证绿茶界,是否存在这种“倒立现象”,并且我们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编辑决定亲自一试,以见真知!
实验准备:17款绿茶、玻璃杯(ml)
这次实验,我们筛选出17款去年的绿茶,它们分别是:狮峰龙井2款、西湖龙井1款、龙井茶2款、雀舌2款、都匀毛尖2款、安吉白茶1款、毛峰茶3款、其余绿茶4款。
实验说明:
1、为了保证每款茶都能较为清晰地呈现茶叶姿态,本次实验,我们把每款茶的投茶量,定为1g;
2、为了使茶叶吸水后,可以更好展现茶叶姿态,本次实验,我们把时间控制在1-4分钟之内,观察茶叶倒立情况;
3、为了每款茶的观察效果达到统一,本次实验,均采用下投法,水温控制在90℃。
实验过程:一场绿茶感官体验
因为我们观察的是茶叶吸水后呈现的芽叶形态,所以整个实验过程较为简单。不过要有条有理,比如没有很好控制实验时间的话,就很难观察到呈现“倒立”的茶叶。
参与试验的“好奇心”三人组,在挑选样本时,找出扁形、芽形、卷曲、螺形、针形比较常见绿茶形状,作为本次实验的“绿茶小白鼠”。
由于事因“龙井”,所以在顺序上,我们将17款“绿茶小白鼠”做了个简单的队形排列,从一号种子选手“狮峰龙井”开始,“绿茶小白鼠”们依次出场。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尤为幸福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持续不断的绿茶香气,让三位“好奇心”实验人员,再次领略一番绿茶香气。
两个小时后,“好奇心”三人组将实验结果做了统计,究竟哪些绿茶产生了“倒立”?来,看结果!
实验结果:7款绿茶会“倒立”
1.狮峰龙井1号
▲从冲泡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茶叶都明显呈“倒立”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人员肉眼观察,约有80%的茶叶都有呈现“倒立”现象。
冲泡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款茶,茶叶先浮于水面,后约1min左右,逐渐产生倒立,缓慢落于杯底。
2.狮峰龙井2号
▲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这款茶在实验过程中,约有50%的茶叶呈现“倒立”姿态。仍然是在冲泡后约1min左右,部分茶叶产生倒立,逐渐落于杯底。
3.西湖龙井
▲这款西湖龙井,在冲泡约1min之后,部分茶叶产生倒立,经肉眼估测,约有60%茶叶产生倒立,约4min后,全部落于杯底,无法观察倒立。
4.龙井1号
▲这款龙井茶,在冲泡过程中,一直漂浮于上层。经我们肉眼观测,1.5min后,逐渐有20%茶叶出现倒立现象。
5.龙井2号
▲几经观察,参与实验的小伙伴发现,只有很少部分的茶叶发生倒立,经肉眼观察,倒立茶叶约有10%。
6.林湖雀舌
▲这款林湖雀舌,在冲泡后,虽无茶叶倒立产生,但是极具观赏性。
7.高山雀舌
8.早春石花
9.安吉白茶
10.都匀毛尖1号
11.龙珠茶
12.都匀毛尖2号
▲冲泡之后,茶叶沉于杯底,充分吸水之后1min后,约有40%茶芽倒立于杯底。
13.蒙顶甘露
▲我们发现,这款茶在冲泡之后,茶叶全部沉于杯底。但茶叶在充分吸水之后,有极少部分茶芽倒立于杯底,倒立现象屈指可数,不做百分比分析。
14.高山绿茶
15.黄山毛峰
16.蒙顶毛峰
17.毛峰茶
实验结果所呈现的百分比,是参与这次实验的人员肉眼评估结果,仅供大家参考。
实验结论:不只是龙井茶可以“倒立”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取的5款龙井均有倒立现象。但是,样本中的都匀毛尖和蒙顶甘露,也出现小部分茶叶倒立现象。所以,外界流传的“只有龙井茶能够倒立”的说法,自然不攻自破。
其次,由于本次实验样本均为我们筛选出的少量绿茶样本,带有一定随机性。所以,本次实验结果,不能代表所有绿茶冲泡后出现的现象。
另外,由于茶界对产生茶叶倒立的现象没有做任何有效科学研究,所以本次实验,我们不做任何产生倒立现象的原因解释。
往期好文推荐
·冲泡绿茶到底有哪些细节讲究?
·看完这些茶叶的经典口误,不信你不笑!
·进口高端水泡茶会比直饮水泡茶更好喝吗?
·极端实验:24小时不进食只喝茶是什么体验?
·用.3元,就把破旧老房改造成了雅致茶室
雅菲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