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原名龙泓。听说远在三国时就被人发现,泉水从石洞中汩汩流出,终年不时。传阐明代掘井抗旱时,从井底挖出一块龙形大石头,于是便称为“龙井”了。龙井一带产茶,在唐代已有记载。清代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不只饱览了江南风光,还到过不少茶叶产地,品味了江南各种风味的名茶。听说,乾隆皇帝到杭州狮峰胡公庙饮了龙井茶,赞扬茶味佳美,水色清冽,便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虾仁”中虾仁玉白,色如翡翠如玉,显露出诱人的幽香,食之极为鲜嫩;龙井芽叶碧绿幽香,色泽雅丽,且滋味共同,食后清口开胃,耐人寻味,在杭菜中可谓一绝,因此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传统名菜。
有一次乾隆下江南游杭州,他身着便服,遨游西湖。时值清明,当他来到龙井茶乡时,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让坐泡茶。茶用新采的龙井,炭火烧制的山泉所沏,乾隆饮到如此香馥味醇的好茶,喜出望外,便想要带一点回去品尝,可又不好开口,更不愿暴露身份,便趁村姑不注意,抓了一把,藏于便服内的龙袍里。待雨过天晴告别村姑,继续游山玩水,直到日落,口渴肠饥,在西湖边一家小酒肆入座,点了几个菜,其中一只是炒虾仁。点好菜后他忽然想起带来的龙井茶叶,便想泡来解渴。于是他一边叫店小二,一边撩起便服取茶。小二接茶时见乾隆的龙袍,吓了一跳,赶紧跑进厨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虾仁,一听圣上驾到,极为恐慌,忙中出错,竟将小二拿进来的龙井茶叶当葱段撒在炒好的虾仁中。谁知这盘菜端到干隆面前,清香扑鼻,尝了一口,顿觉鲜嫩可口,再看盘中之菜,只见龙井翠绿欲滴,虾仁白嫩晶莹,禁不住连声称赞,“好菜!好菜!”从此这盘忙中出错的菜,经数代烹调高手不断总结完善,正式定名为龙井虾仁,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馔佳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