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茶,百利而无害。但好好喝茶、喝好好茶,也是有讲究的,从选茶、买茶到泡茶、存茶,都是有门道的。比如,“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过了包装标注保质期的茶,还能喝吗?”这一类的问题,常常就让很多茶友纠结不已。
那些一不小心放过了保质期的茶叶,你是坦然地喝了,还是惋惜地扔了?
1.国家标准的“保质期”首先来看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保质期”,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保质期: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这里的“保持品质”,是指保持食品的质量,即食物的某些性质不变。所以,由国家标准中“保质期”的这个说明,自然可以延伸出一个问题:如果食品过了保质期,是不是就一定“变质”了呢?
很多人都将保质期看成是食品变质而无法食用的界限,其实,超过包装上标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因为这种“品质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突变,所以,超过一个特定的日期,并不意味着食物就“不能吃”了。
很多组织提倡过取消“保质期”的标注,以减少食物浪费。当地时间年5月19日,欧盟各国农业部长举行会议,荷兰和瑞典两国在会上提出取消部分食品的保质期。
取消保质期标注当然不太可行,但是对于有些食品来说,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确实并不能作为考虑是否可以入口的唯一标准,比如,茶叶。
2.茶叶的“保质期”关于茶叶的保质期,有三点很重要。
首先,目前国家以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制定了茶叶标准,对其产品标签也做了限定,要按GB的规定标明保质期。第二,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第三,过了保质期的茶叶,一般来说,还是可以饮用的。
比如绿茶。绿茶堪称茶中“傲娇小公举”,是所有茶类中最易陈化变质的茶,极易失去光润的色泽及特有的清香。市场上常见的绿茶包装,一般标注保质期为12个月、18个月等不同时长。
但是,过了保质期的绿茶,也同样有人喝。据说陈了十几年的老龙井茶,陈味十足,汤水醇厚、甘甜,十分耐泡,被很多老茶客奉为不可多得的上品。
△龙井
比如红茶。红茶是全发酵茶,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标注18个月,纸袋装红茶一般标注24个月;罐装或铝箔纸包装的,可保存3年左右。
但在贮存适当的情况下,长期保存的老红茶,也深受一些茶友的追捧,甚至有茶友会疑惑,红茶是否也是年份越久越好——这一点目前还没有来自实验数据的比较说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红茶的品质,肯定与新茶的不一样了。拿“保质期”的概念来说的话,肯定是“变质”了。
△祁门红茶
而对于后发酵的茶类来说,“保持品质”,其实是一个伪标准——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正是这类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所以普洱茶没有保质期。在国家标准《GB/T-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对普洱茶的标签、标志规定是要“真实反映产品的属性[如: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贮存条件、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对其中“保存期”还有一个特别说明:“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因此常见的普洱茶包装上保质期一项,一般都标注“普洱茶适宜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下长期保存”。
还有黑茶同样可以长期保存。在国家标准《GB/T.1-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对其“保质期”的说明是: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产品可长期保存。”比如六堡茶的地方标准中的“保存期”,就是“产品可长期保存”。
而白茶呢,作为轻微发酵的茶类,“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虽然只是一个类比的说法,但是随着贮藏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的口感、其所含的有益人体健康的生化成分等,确实是在慢慢向着好的方向改变着——还需要“保持品质”吗?
△十八年老白茶
还有半发酵的乌龙茶。一些传统工艺乌龙茶,同样可以长期存放,只是由于品种和存放条件不同,后续转化品质不尽相同。
3.茶叶的“最佳饮用期”其实对于茶叶来说,相对于“保质期”,我们更需要在意的,应该是其“最佳饮用期”。
比如喝绿茶讲究鲜爽,自然新茶最佳。而且由于绿茶易吸湿气,长时间存放的绿茶即使没有开封也会失去香味,因此应趁新鲜时饮用;开封后应倒入密闭的容器内,并且应在一个月以内用完。
比如轻发酵的黄茶,其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所以黄茶与绿茶一样,保质期都只有一年左右,要及时饮用。
△君山银针
比如“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凡事皆有“度”,茶叶终究是食品,可以食用的东西在自然存放中必然会在超过某个时限后会变质,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上扬曲线。一般陈放5、6年之后,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就有明显的提升;10-40年左右,逐渐达到巅峰,随后逐渐下降。所以,在选购有年份的普洱茶时,不要只求老。
所以,笔者窃以为,以后茶叶的包装上,不妨分别注明“最佳饮用期”与“安全饮用期”,以防大家错过好茶的最好时机,也防止大家一味求“陈”,从而忘了茶的根本用处,是用来喝的。
以上,即是我们对于茶叶保质期的一些说明。日常茶生活中,更要注意的是茶叶的储存,以防好茶受潮、霉变了——那样的话,即使保质期还很长,也不得不惋惜地扔了。
?点击以下标题可查阅:
①家庭存茶小要点
②你心爱的白茶,储存对了吗?
③祁门红茶的贮存方法
④家庭存放普洱茶,这六大要点你必须要知道
⑤回南天,你存的茶,还好吗?
⑥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
看完文章,如果觉得喜欢,或者有价值,就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享受茶的好处与快乐!记得在文末点赞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祥源茶每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