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冲好的热咖啡,可以留香一小时;
激情燃烧,最长3个月后开始恢复平静;
口红,开封后,保质期只有一年;
轿车出厂,开60万公里后强制报废;
房子,能为我们遮风挡雨70年;
人活岁,已是修来之福。
人生一世,
所谓幸福,就是从不错过保质期。
01
年夏天,热恋中的女友去省城出差。
回来前,她左思右想,用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了一包很贵的外烟,中文名字叫白宫。
这烟,我没听过更没见过,那是当时绝对的好烟。
女友兴高采烈地让我拆开点着尝尝,这烟好抽不。
我实在舍不得抽,就放进了抽屉。
女友知道我嗜烟如命,就问我为啥不抽。
我说这么好的烟,而且是你送我的,
等结婚那天再抽,才有意义。
被感动的女友,回家后用毛线给我织了一个烟荷包。
于是那盒白宫就妥妥地装在漂亮的烟荷包里。
偶尔夜间写作,家里没有烟了,抓耳挠腮,也没有闪过去拆开白宫的念头。
我为这种毅力骄傲不已。
五年后的冬天,新婚之夜,我们怀着神圣的心情拆开了那包白宫。
没想到的是,那烟竟然已经过了保质期,严重发霉。
本应洁白的烟纸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霉点,大煞风景地丑陋。
期待已久的兴奋,瞬间变成了无言的苦笑。
最终,女友没能看到我吸那包烟时的喜悦,
这包烟实际上也失去了五年前,她购买时的意义。
朋友曾送我一包明前龙井茶。
叮嘱我用多少度的水温,多少秒的出水速度,一定要好好享用。
这么好的茶,当然要等到明月清风,竹影摇曳,邀友对坐,气定神闲时,细品浅酌。
事实上,当我终于气定神闲,也有朋友来访,
烧好了热水,打开那包龙井茶时,
原本碧绿的叶子,已经发黄暗沉,了无生趣。
本应唇齿生香的明前龙井,就这样被我变成了陈茶,茶香茶韵黯然失色。
原来,我们自诩赋予未来的意义,其实是忽略了当下的最佳时期,最后成为遗憾。
02
女儿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决定离开家乡,去江南闯荡。
这一忙,就是十几年。
每年年底回家,见同学,会朋友,走亲戚,喝酒打牌,唯独没时间陪女儿聊聊天。
只是陆续地知道她学习成绩优异,作文获奖了,演出节目得到老师的表扬了。
直到她读了大学,来到上海。
去机场接机的时候,女儿从我身边亭亭玉立地走过,我竟然没认出来。
还是外甥女喊着她的名字,那丫头回头一笑,我才不敢相信我的女儿忽然就长这么大了。
某个周末,她来杭州小聚。
我恰好有空,跟她聊天。
女儿问我,爸爸,你知道我最想在哪里上大学吗?
我诧异:不是上海吗?
当然不是,我最想去的是北京。来上海,就是想离你近点儿,咱们家,相互之间都是散养的。
爸爸你知道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多盼望你能参加我的家长会,哪怕是一次;高考时,多想吃你烧的饭菜,哪怕是一顿。
高中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厌学,有些抑郁,整夜失眠,甚至想轻生,我每次给你打电话,你总说你工作忙,头痛,我不敢跟你说心里话,怕影响你工作……
我经常想,不要忙碌的爸爸,只要能陪在我身边,哪怕你是搬砖的建筑工人,没有更多的零花钱,我也愿意。
我震惊地沉默了。
女儿的童年、青春期,我竟然没有给予他父爱的陪伴。
记忆也一直停留在她二年级以前的模样。
我以为,每个月按时给她寄钱,偶尔电话里抛几句鸡汤,就是世间爸爸的样子。
一个女孩子,一路成长,那么多的心事,竟然没有爸爸的遮风挡雨,她该有多害怕多失望。
女儿是朵花。从发芽、含苞结蕾到美丽绽放,这段日子叫青春。
我错过女儿青春的陪伴,就像一根刺,扎在心底,
因为时光不可逆转,便愈发的疼痛。
03
母亲住了一辈子平房。
烧饭、取暖要烧柴和烟煤,烟熏火燎的,气管不好,总是咳嗽。
过年回家时,腿疼的母亲经常坐在小凳子上给我们炒菜。
早上,我睡懒觉,母亲生火点炉子,冒烟,鼻孔都是黑的。
城镇建设初期,农场有了商品楼房。
母亲很是羡慕,煤气灶,地热供暖,干净、敞亮、舒适。
可是母亲没有那么多的积蓄,她也不愿意让儿女掏钱给她买房。
我想着过两年,我再多赚点钱,就给她买楼。
这一拖就是好多个两年。
年,母亲节那天中午,母亲突然辞世,就在那间老房子。
从此,我就成了没妈的孩子。
经常在街头看见酷似母亲的背影,心就颤颤地疼。
母亲喜欢我给她揉肩、剪指甲,喜欢听我描述江南的一切细节,
我却经常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应酬。
母亲记得我的生日,知道我喜欢吃咸鹅蛋,
每年回去都给我攒了很多,吃不完,还带回江南。
而我却总是忽略母亲喜欢什么。
现在,我在老家能买得起更大的房子,
可是,大房子里永远不会有母亲的身影和笑容。
八十岁的父亲,听力严重下降。
打电话时,不戴助听器就一点儿声音也听不到,
戴上了,经常会发出蜂鸣音,吱吱的刺耳。
父亲经常会惦记奔波在外的儿女。
他有自己的沟通方式。
打开通讯录,找到要通话的孩子,
拨通三秒,然后挂掉。
如果孩子不忙,就会快速回拨过来。
可是电话通了,父亲却一句听不清,
只能靠猜,孩子问什么话,
他根据自己猜想的内容,进行自顾自的回答。
通常的结果是,
我在电话这边大声的吼聊,
他在那边嘀咕:声音怎么这么小。
于是我潦草地结束通话。
我们太忙了,
忙到没有耐心去倾听老父亲的喃喃叮嘱。
尘世渺渺,父母、女儿和我都是时间的过客,
儿女跟父母的缘分最多也就几十年。
相互陪伴的那一段旅程,就是亲情的保质期,
保质期过了,便是今生不再相见。
04
从记事起,邻居成子就是我的小伙伴。
我们每天一起撒尿和泥、爬树撸榆钱儿、草丛里捉蛐蛐儿,不亦乐乎。
后来我们一起上小学,一起写作业,一起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
有一天,成子央求我给他叠一个钱包。
那种用牛皮纸叠的有好几个隔袋的钱包。
这是我老爸教我的,成子笨,学不会。
我心想,那还不简单。
只是我仅剩一块牛皮纸了,
等我再攒些就给他叠。
一年后,成子父亲突然接到调令,
次日就搬家到绿色草原牧场。
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
我和成子跟着大人忙忙叨叨地收拾家里的物品,
打包、装箱、聚餐。
成子爬上解放汽车的那一刻,
我很难过,就喊:成子……
他回头对我笑,问我:
牛皮纸钱包啥时候给我叠?
啊?!该死,我给忘了。
我最好的小伙伴,他想要一个牛皮纸钱包,
可以信手拈来,却一直没有为他立刻就叠一个。
我含着泪,对他喊:回家就叠,给你寄去。
成子不停地点头。
成子家搬走了,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
中间写过信,也把牛皮纸钱包寄给了他,
可是我却看不到,成子拿着钱包那开心至极的笑容。
12月31日深夜,考驾照的前一晚,因为紧张而失眠。
黑暗的夜色里,思绪肆意驰骋。
忽然灵光一现,脑海闪过一个很好的主题。
我思考整个框架,应该选择哪些事例,怎样结尾,为之兴奋不已。
那一刻本应开灯,立即拿起手机记录下来。
想想自己应该能记得住这些,
就合眼满足的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洗漱时,我开始回忆昨晚的灵感,
令我吃惊的是,只有一丝那种兴奋的感觉,而没有具体的细节。
那一刻,怅然若失。
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想起来,
那一晚,我脑海中的勾勒,是怎样的一篇好文字。
只是惆怅地记得,我曾与一个灵感擦肩而过。
05
“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份缘,张爱玲让男孩和女孩在《爱》的作品中错过得凄美。
电影《前任3》中男主与女主的错过让人唏嘘:
孟云和林佳吵架后,彼此倔强,都以为对方会主动和好,
可是随着时间流失,他们分别遇到了王鑫和王梓,
曾经那么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却成了彼此的前任,一地悲凉。
王鑫和王梓,这两个隔壁老王,表面上是幸运的,其实都一样。
他们也经历过前任的陪伴和成长。
爱情与婚姻,在人的一生之中,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傲娇与付出,压抑与习惯,疲惫与无奈,恋爱或婚姻,人人都会经历。
问题是,当激情逐渐趋向于习惯和亲情,我们都会失落、委屈和茫然。
于是甜蜜和憧憬被争吵和猜疑重复碾压。
然而,每一次的争吵,都有和解的最佳时间,
放不下的面子才是错过最佳时间的推手和纵容。
现实生活中,安全感、信任和朝朝暮暮的细节常常会起波澜,
错过了保质期,爱情的小船也会说翻就翻。
无论是香烟、口红、亲情、友情、爱情和灵感,请随时留意保质期。
不错过,不遗憾,踏实享受每一个小确幸,攒在一起就是大幸福。
,愿每一天都新鲜,幸福不过期。
有一种鼓励叫点赞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