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琵岩山靠近龙井城区,市民登山游览十分便捷,所以历来被龙井市民视为休闲健身的理想去处。登上琵岩山,东望,可俯瞰龙井市全景;西眺,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是漫沿无际的苹果梨园,山下海兰江两岸是肥沃的水稻生产基地,山体西半部、南部、东半部均为海兰江环绕。著名歌曲《红太阳照边疆》,歌中“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的内容,唱的就是这里的美景。
琵岩山作为一座天然的山景公园,不仅风光优美,而且历史人文底蕴也十分丰厚。在山上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还有抗日战争时期,龙井人民反日斗争活动的遗址——一松亭。早在上世纪20年代,龙井人发现山崖上矗立着一棵古老的松树,从远处看上去,树冠状如凉亭,一朵朵松针好像覆盖的青瓦,很像一座华亭,龙井人便把这棵美丽的古松当做吉祥物,称为“一松亭”。居住在龙井地区的朝鲜移民,一代又一代地把一松亭看做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女人们为了生个男孩,把“一松亭”的岩石当做祈子石;而在年,中共龙井村支部建立以后,琵岩山便成为革命者和抗日斗士的秘密活动场所。从龙珠寺眺望“一松亭”,“一松亭”就像一只老虎雄踞在岩石上一样。龙井人认为老虎(一松亭)日日夜夜守卫着龙井,为苦难的穷人们分担忧愁。
当时,龙井共有27所中小学,其中东兴、大成、恩进、光明等6所中学的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经常登上一松亭抒发豪情,修身养性。相反,当时日本总领事却认为一松亭终日对领事馆虎视眈眈,会使领事馆遭遇火灾,更会使领事们身患疾病,于是下令把一松亭除掉。总领事和宪兵队长共同策划后,把“一松亭”的树皮剥光后,用大钉子在树上钻洞,塞入胡椒面,然后再把树皮重新贴上,从而掩盖钻洞的痕迹。就这样,从年开始松树渐渐枯黄了,到年终于枯死。后来,为了保存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对子孙后代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于年在老松树原处栽种了一棵小松树,还新建了起名为“一松亭”的亭子,并立了纪念碑。如今,琵岩山一松亭已被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4月1日,被龙井市政府列为龙井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由于琵岩山一松亭蕴含了丰富的革命史、斗争史,具有较强的民族教育意义,现琵岩山一松亭已成为龙井市集历史、文化、休闲等元素为一体旅游综合型景点,在韩国的教科书中就有关于一松亭的相关记载,因而使之成为韩国客人远赴延边的必游之地,每年有大批韩国游客慕名前来观光。
为深入挖掘琵岩山一松亭的文化历史底蕴,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龙井市加快推进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建设,充分依托琵岩山独特的人文、历史、生态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延边地区重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集散地。
(龙井旅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