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天前起,大家的朋友圈一定也开始陆陆续续被一款手游刷屏,就连之前被无数妹子视为宝贝的“恋与制作人”也减少了热度,也都开始转向这款新的手游,美名其曰:养男人不如养蛙。
趁着热度,小编抱着好奇心赶紧下载了下来,几天过去了,对这款游戏也有了些自己的感悟。
游戏的页面十分的简单:一个院子一个屋。我养的蛙就两种状态:在屋待着,流浪在外。在外时若心情好能往家里寄点明信片告知我它的大概状况,明信片上是它浪在天涯海角的画面。游戏画风新奇而清新,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但内容和操作也非常单调,来来回回就那么两个动作。
玩家的操作大致如下:拔草赚钱给蛙提供旅行所需的食物装备,钱越多蛙可能在外面过的越滋润.....蛙在家时静静的观察它,蛙不在家时痴痴等明信片。
虽然它就是如此单调,但是却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收获了无数人的溺爱。看着萌萌的青蛙做着简单重复的动作;自己在家拨草赚钱想着下次青蛙出门给它准备更多的东西;担心它在外面过的如何,为什么还不给自己寄明信片.....
等等...这不就是“母爱”吗!
以往高冷的朋友反复晒“蛙”。其实大家的图都挺重复的,但可能在当妈的眼里,孩子无论如何都可爱,怎样都看不够吧。我的数个群彻底沦为“新手妈妈交流群”。大家比较着孩子出行的情况,分析准备哪种便当它能去得更远,配备哪类道具它能在路上交到朋友。苦谁不能苦孩子,我们辛勤拔草赚钱,样样求给蛙带最好的。
微博话题“老母亲”下,亲情的呼唤此起彼伏。“我蛙怎么一直看书,会不会累到?”“我崽咋还不出门玩,是不是性格不好?”“我们家的浪到现在还没回来,心里有没有我这个母亲!”
但是培养类的游戏也不少,从小到大,我们也养过很多的“孩子”:比如宠物蛋、小精灵、QQ宠物等,甚至会给我们的布娃娃、小玩偶起一个名字,把他们当做孩子,虽然也泛滥过母爱,但那会随着我们的年龄而逐渐淡泊掉。
可是这款“蛙游”却不同,蛙并不需要你时时刻刻的关心和照顾,没有那么多冗杂的细节,只有“蛙在家”和“蛙出门了”的提示,至于蛙去了哪、怎么去的、和谁在一起,你都不知晓,只能等它每段行程结束才会告知。
或许这才是关键。它提供了最宝贵的东西——空白的想象框架。而且,大家不觉得这个蛙和我们的关系,像是我们和父母关系的一种缩影吗?
一模一样的蛙们显然各有性格,那些软件随机发送的图片也深具意义。我的蛙总爱去一个地方拍照,被判定为处女座。另一只蛙最近出门有点敷衍可能就是一只宅男吧。
有时候,我甚至戏多到怀疑我蛙在欺骗我。几张明信片能说明什么呢?或许它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照了多张照片,然后分多次发给我。或许它让我以为自己旅行了,其实在我看不见的屋顶上晒肚皮,或者跑到黑市上把我辛辛苦苦赚来给它路上吃的小甜饼交易掉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这不就是曾经的或者现在的我们吗:出门在外,好久会对父母报一声平安;骗父母朋友有事深夜离开家门,父母一晚上担忧无眠,自己却和朋友泡了一晚上网吧....
父母不会怀疑吗?可能会,可更多的还是焦虑和担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像这只小青蛙:
我们它虽然诞生在这个家庭里,但是我们可以丝毫不为了取悦父母。我们不需要刻意卖萌来求喂养。
我们曾经活得比任何阶段都要潇洒自在。
我们曾经自己在家觉得呆无聊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背上行囊,戴上草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外面美丽的世界走走停停。
这就是我们曾经美好的生活,从小到大,我们都活得自在安逸。直至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才会发现世界其实或许并不是原来那般美好,我们的曾经或许并没有那么潇洒。
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信息来源:吉林共青团新媒体中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