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西湖,淡妆浓抹。细雨缠缠绵绵,下个不停。一入春,老茶客们都翘首盼着清明、谷雨。盼着老杭州独有的那一份味道:西湖龙井。
“龙井顶峰翁家山,品茶休闲古龙井”。朱琦就长在翁家山村,爷爷是个老茶农,跟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对朱琦而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位置,真论起来得排第一位。
一杯上好的春茶,没那么简单。
多颗因春而发的嫩芽,才能炒出克西湖龙井茶。每年,坊间的西湖“假茶”多到数不清,有用粗茶叶来炒的,炒出来看起来就和刚采的新茶叶一样,但一泡一尝,粗糙涩味。
有用柳树或榆树的新芽炒的,外形色泽都像龙井,一泡苦的很,根本就不能喝。要制出好茶,茶树的生长环境就不能马虎。
朱琦的自家茶园“茶如许”,位置就在翁家山。翁家山村在龙井茶产区的“狮龙云虎梅”的狮、龙地带的中心。北有天竺山和北高峰耸峙,既能挡住寒冷的西北风,又能吸进南来的湿润空气。这一带产的茶叶属西湖龙井最上乘。
他每天到这转转,把握茶树的生长温度。温度太高,有的茶树会出现成叶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温度不够,虽然生长快,但易老化,品质下降。
近期杭州阴雨连绵,茶叶吸饱了雨露,等待丰收。
这场和春光抢夺时间的战役蓄势待发,从采摘到制成茶叶,每一步都需要茶人丰富的经验、和高标准的倾注。
最好的茶叶一定要早采,在嫩芽初展之时采下的茶,最鲜最香。
曾有采茶女为求量多,采下不符合标准的大叶片,朱琦验收时,把不合格的去掉三分之二,鲜叶所剩无几。别人家四斤芽头就能炒出一斤干茶,而朱琦需要五斤芽头才能炒出一斤干茶。
采回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后,便可以开始炒茶了。如果把采摘比作序曲,那么炒制便是其中的主旋律,而杀青又是一系列工序中的高潮。
采来的茶叶要先晾,及时摊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低至25%,期间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将茶叶搬出晾晒或搬入阴凉处,每天“最少最少也要6次”。
挥发到剩九成水分,就可以杀青了。鲜茶入锅,满握茶叶,双手摊开,然后将茶叶向同一方向推拉,这一招就叫“杀青”,火温℃左右,起码需要炒上30分钟左右。
一次完整的炒茶需要2个多小时,茶叶很娇嫩,炒茶师必须得精心侍候。手上的动作要温柔细致,炒制的温度还得稳定。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之前雨天较少,阳光充足,白天采摘的茶芽可以及时地进行摊晾,这样才能制作出效果最佳的龙井茶。
水如斯,茶如许。有好水,有好茶,才能让茶客们品到这一口甘甜。
形美、色翠、香浓、味醇,是茶如许龙井茶优质的直观体现。而老茶客更看重的,是茶叶的“内涵”。所谓,耐泡才是好茶。有福建的老茶客来喝,整整十三泡后,依旧味幽香满,他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耐泡的龙井茶”。
这一口茶韵,来之不易。
细细品味一杯茶,做茶人和喝茶人,在茶中,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阅读+精选留言
瑞瑞
茶叶特别好,已经安利了身边朋友了嘿嘿嘿嘿
1小时前
萍水相逢
在茶如许买了两年茶叶了,口感质量的确没得说,去年定晚了,只没搞到头采,今年早点下手,定了十斤,应该够一年喝的了。
1小时前
幽灵
人很棒,买过两斤,非常热心,茶叶品质更是没的说!
1小时前
一舟
龙井村去过,那里环境确实很赞,茶山上的水可以直接喝,甜甜的,这个地方的茶叶肯定一级的好。
1小时前
无朋友
这个真不错,是看丁一晨在微博介绍的,老公说很不错,而且喝起来也没有碎末,入口很顺,淡淡的清香
1小时前
山高云阔
听说龙井茶味道很清香醇正?是这样的吗?
1小时前
青灯有味
亲们,网上查了一下龙井茶的价格并不是很高是吗?!!!
1小时前
两前
比我想像中要好,口感不错,浓度也适中
1小时前
一个人听情歌
物流很快,包装的也很结实。做工真的不错。
1小时前
孤独的牧羊人
刚刚收到的茶叶,口感很好,源头直销,比实体店便宜好多!确实不错!老同事也想买,已推荐!下次给我优惠点,哈哈...
1小时前
童心未泯
忠实的老客户又来买了,自己喝,给家人喝,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叶片比较光滑,茶叶新鲜,味道很好!
1小时前
二愣子
每天吃完饭习惯性的喝一点茶,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提神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